文章封图

2019濑户内海艺术节展品赏析指南(3)─丰岛

廖信忠  ·  2019-07-02

“一岛一美术馆”的第三座美术馆是2010年建成的”丰岛美术馆”,在面着海的山坡缓丘,梯田包围的纯白水滴状建筑,谁能想象,现在的观光客很能想象,在美术馆建成之前,这梯田都荒废许久,荒烟漫草丛生。

丰岛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就成为产业废弃物非法丢弃的场所,岛民经过约15年的抗争,才终于在2000年赢得公害赔偿诉讼;但长期紧绷的抗争过程,在胜利了之后,接连而来就是一阵空虚感,岛民反而无所适从。

当福午总一郎决定也在丰岛盖一座美术馆时,其实有个目标:这座美术要成为丰岛的精神象征,丰岛向心力的所在。在其他岛屿的策展,都是以倍乐生为主导,只有在丰岛,是以居民为主体。

丰岛美术馆

收容自然之器 地表上真实的光景
─内藤礼

丰岛之所以为”丰”,因为这个岛屿有丰富的地下水源,地面有缝细水就冒出来;所以,美术馆的主题概念是”水”,是艺术家内藤礼与普利兹奖得主西泽立卫一同策划的作品。

这座”美术馆”非常的简单,在绿色农田间一座被压得非常低,屋顶敞开的建筑;内里也是纯白,圆弧型的拱顶没有支柱,看似空无一物,非常纯粹

https://setouchi-artfest.jp/cn/artworks-artists/artworks/teshima/23.html

https://setouchi-artfest.jp/cn/artworks-artists/artworks/teshima/23.html

你忽然发现,原来光滑的地面,有水珠汨汨冒出,慢慢流窜,与其他水珠结合,形成水流,宛如生物般的水珠,光辉耀眼,在洁白的地面画出痕迹,水流汇聚在一起;那是一颗水珠从生到灭的故事。

开敞的窗,婀娜摇摆的线,随风飘动。

恍然大悟,原来都被”美术馆”这个词的刻板印象懵闭了,这座建筑,本身就是感受空气与水的装置;水、风、天空、树影,透过自己的身心,直观地体会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那就是空间艺术。

如前述,福武总一郎收藏了很多艺术品,他觉得,没有为艺术品找到最合适的展出场所前,他不会轻易拿出来展示,一处好的展示场所,能放大艺术品百倍的能量;如果真找不到,他就自己盖一座空间。

又或着,这座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品,为了存在而存在。

日本知名建筑师几崎新前些年提出了”第三代美术馆”的概念,与之呼应:传统认知的美术馆,里面摆放众多艺术品,经常撤换,空间设计与展品的放置通常是分开思考的项目;而在第三代美术馆的概念里,艺术家、策展人、建筑师会一同思考,作品、场域、空间三者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丰岛美术馆及犬岛精炼所美术馆都算是美术馆的最新型式。

扁平圆弧的丰岛美术馆,室内空间最长60米,最窄的地方40米,因为没有柱子,所以工法也相当特别,称为”土盛”(堆土);先造好基座,用土在基座上堆出圆弧型的模,打钢筋造板模后灌浆,待成型后,再将内里的土慢慢挖空而成型。

艺术家内藤礼一直很擅长营造”场域”,即在特定氛围里体悟内涵,藉由这个场域去重新认识世界。

差不多与丰岛美术馆同时间,2005年左右,内藤礼开始思考,如何捕捉孕育万物的大自然,透过水、光、风来呈现作品,她认为人类可以感受到这些变化是一件很令人感动的事;当西泽立卫完成美术馆架构告诉她,天窗没有玻璃,她想,也就是不仅风和光、连连雨、雪、尘土、树叶及生物等等,所有的东西都会进来,于是,她有了灵感”自然的收容”

纯粹感受自然的收容,所以她想要创作出地板上不要有任何的装饰覆盖,忠实呈现出混凝土原本质感的作品。「眼前这样貌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这个想法,成了作品的基本构想。

在日本艺术界,内藤礼算是一位异数,不常办展,不常发表新作品,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一件作品经常要构思数年。

内藤礼坦承,这件作品其复杂的构造是以往不曾遇见的,拥有一个超越所认知的复杂性及偶然性的作品;有了地板渗出泉水的构想后,她开始考虑水与光之间的关系:

孔洞的位置、水珠朝向晚霞聚流的涌泉位置、水涌的速度及频率等等所有的现象,无一放过。一整日,不仅仅是光的变化,甚至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来观察光线落地位置的变化等等。不论春夏秋冬,不论何时,既使不在同一日,希望一切万物都在那个存在的场所,在存在的时候存在着。既然有下雨天,也会有刮强风的天,甚至偶有虫虫来访,我用一种连我自己都记不得的细致度去创作,甚至涉入大自然,擦身而过。「创作出超越创作的这种想法的作品」是一种形式

丰岛美术馆的正式作品名为《母型》(母体)。其实内藤礼大部份制造”场域”的作品,为了让个人体验在这静谧的空间里得以实现,一次都只能一个能进入,丰岛美术馆亦限流人数,最大地照顾参观者的感受;在这封闭纯净,如不存在这个时空的环境里,静静地体验生命的温暖,就如同回到温暖的母体。

「存在于地表上,这件事本身不就是个祝福?」当我如此思量,便想象着自己从真实中抽离,从抽离的地方看着真实。我思考着:当我死去时,会觉得地表上是怎么样的地方?又或者出生前的我,看着比我还早出生的人,生存在地表上的光景。水被涌出后开始流动,被风吹着的缎带随风摇曳,仅仅如此,便觉得心情愉悦,停留在那里的人或蹲着的人是那么地可爱。这或许是因为我稍微地从身体里抽离出来,凝视着这世界永恒的事物的关系吧。「爱,朝向外面」是件幸福的事,水和光也是如此,存在我体内那颗原本的自然之心已然涌现」

丰岛美术馆从一开始就为了永恒而生,建筑也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永恒,相当纯粹;按北川富朗的说法,在人类文明转折的现在,尝试表现人工与自然的关系,那才是艺术原本的方向。

过去一般的观点都是”建筑作为应用艺术”;而”建筑做为纯艺术”,完全不考虑空间功能,这种非实用主义的完全纯粹;似乎只有接受禅宗思想极深的日本人才能理解

如”白”一般的纯粹,并不是虚无,反而充满了能量

它充满未知的可能,创造性的能量即将被释放,具有被填满的可能性」原研哉这么说过。


心脏音档案室(心脏音のアーカイブ)

Christian Boltanski(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是国际知名重磅艺术家,在丰岛上有两件他的作品,值得多说一些

2005年波尔坦斯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录下自己的心跳声,他感到心跳声与个体生命之间的联结是如此鲜活强烈,于是他有了个梦想,希望可以收集到全世界所有的心跳声;至今,波尔坦斯基已经采集了逾12万人的心跳声,全部都被搜集在丰岛唐柜村,沙滩树丛边上一间遗世独立小屋里。

在这间心脏音博物馆里,可以看见这些心跳所有者的信息:名字,录音日期,来自哪个国家,哪座城市。你戴上耳机听他们的心跳,你可能就与这个星球上,与你毫不相关的人,建立了一种奇妙的联系:我听过你的心跳,我们神奇的会面了,那是多么浪漫的一件事;你也能登录进自己的心跳声,即使有天你不在世界上了,也许还会有个陌生人听见你的心跳声

有的人心跳声强健;有些人和缓,有时紧凑有时微弱;心跳声背后都是个活生生的人,或着他曾经是活生生的人

在屋子里另一个黑暗的空间里,灯光随着强烈的心跳音节奏闪灭,诡谲而震撼。

波尔坦斯基的作品通常都给人的第一印象印象毛骨悚然,就像这个空间里有灵魂飘来飘去一样,但他作品对生命价值及存在意义的解读却独树一格,简单的说,他试图营造一种"不存在",也就是"缺席"的情境。

波尔坦斯基是法籍犹太人,生于1944年二战结束的前一年;他的童年就不断在听长辈讲那些谁逃过了纳粹集中营,谁被关进集中营死了的故事;每个逃过集中营的故事都很传奇,但在集中营里死去却都相似;于是他一生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一生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命运都很偶然,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同时又都极其脆弱。生命一结束,我们都被轻易地快速遗忘,于是,"死亡"与"遗忘"成了他作品的母题。

Christian Boltanski

Christian Boltanski

虽然"死亡"与"遗忘"这种永恒性的主题很宏大,但波尔坦斯基却擅长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脆弱材料去创作;比如他近年最有名的作品《无人》“No Man’s Land”,在展场里,他将10吨的各式旧衣服堆得跟一座小丘般,一架15米高的起重机钩爪悬挂在衣物堆砌而成的山峰之上,抓起衣物,抛下衣物,抓起衣物,抛下衣物.....机械式地重复这个动作。

http://www.powerstationofart.org/en/exhibition/Christian-Boltanski-Storage-Memory.html

http://www.powerstationofart.org/en/exhibition/Christian-Boltanski-Storage-Memory.html

即使每个人的记忆都饱含着真实独特的情感,每个人都是一部当代史,但在"宏大的历史车轮",个人史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在《无人》现场,旧衣物的味道不好闻,很容易连想死亡的气息,让人感到不安,参观者看到这一堆衣物,出现在他们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些衣服曾经是属于谁的?时尚和色彩在这具象征不可知命运的起重机前显得微不足道;最终,没有人能幸免于命运的未知。

波尔坦斯基另一处有名的常设作品《最后的教室》在新泻县的越后妻有地区;他包下了一栋废弃的小学,2006年他来旧东川小学校布展时,遇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雪,被困在废弃校舍里,那种孤立又封闭的感觉,成为它这件作品的灵感,体育馆中,微弱的光,大量的风扇吹着地上的稻草

并列着玻璃棺材的教室,学生都消失了,再也没有欢声笑语,只剩下如梦的幻境,作品依旧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而不安,但说到底,我们怕的是死亡,或怕被遗忘?

在波尔坦斯基的作品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生活化、垂手可得的脆弱材料;比如家庭照片、旧衣服、饼干盒、旧家电....等,一方面那是人人都熟悉有使用过能了解的东西,心里能够"认出来"。另一方面,他的绝大部份展品都是展完就拆,材料展完就丢弃,就像脆弱的生命一样,到头来都不是一回事。

他认为艺术家有没有真迹不是那么重要,他经常将没有实体的作品卖给美术馆或收藏家,对他而言,他的作品如同作曲,即使有天他生命结束,后代人仍然能够再次将它做出来,这样作品才能活得长远,波尔坦斯基经常说"创作神话比创作艺术更重要"

制作"心脏音博物馆"时波尔坦斯基已经步入晚年,与其说这件作品是他对死亡随时来临的恐惧,不如说是害怕被遗忘;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但波尔坦斯基承认,"心脏音博物馆"搞砸了;起初,他想用艺术对抗死亡,保留住生命跳动过的证据;但当一个人经过漫长的旅途,乘着轮渡终于到这个偏远的地方,来此聆听已逝亲人昔日的心跳,其实会感觉到他的“缺席”而不是“在场”,那么活生生却又不存在;失落感难免有,对生命人生价值观的新想象也会有,这段旅程为本身也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暴之家

我认为这是个相当值得体验的作品;加拿大艺术家Janet Cardiff 和 George Bures Miller改造了这栋民屋,用声光效果、水、电,模拟了狂风暴中的老木屋;参观者坐在屋内,感觉暴雨不断打在窗上,狂风吹得木屋滋滋作响,室内已经够昏暗,却又好像有些要停电的样子....十分钟里,参观者感受了本地居民在暴雨台风中的生活。

不知为何两位加拿大艺术家能那么贴近本地村民的生活实境,;在这人口流失严重的小岛上,守着老屋的孤独老人,面对屋外狂风暴雨,内心是无助地,却没人陪伴;担心窗子会不会被吹破,会不会漏水,会不会停电,屋子会不会被吹垮,这一切,都没有人能帮上他们;儿女都去了大城市,不想让儿女担心,这一切,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我坐在里面,不争气地流出了眼泪。

https://setouchi-artfest.jp/cn/artworks-artists/artworks/teshima/22.html

https://setouchi-artfest.jp/cn/artworks-artists/artworks/teshima/22.html


La forêt des murmures 森之呢喃

Christian Boltanski(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在丰岛上的另一件作品,只能从唐柜冈集落步行到达,步行来回大约要50分钟时间,上坡路。

这件作品藏在绿意盎然的针叶丛森林深处,远远的就能听到混沌隆隆隆的声音,待走近,一切都清澈了起来,那是此起彼落的风铃声,挂制的高低不一制造出不同音高的风铃声,在这人迹罕至的森林里,清脆而神秘,轻轻拨动参观者的心弦。

波尔坦斯基造访丰岛约有10次之多;2016年,他为了这件新作品,在丰岛深山野林中找了许久,终于找到这块较平坦的地方;他将400个风铃挂在这片林中,每个风铃上都系着透明片,上面写着不同的名字。

这些名字不是参观者的名字,而是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所写下他人的名字,也许是挂念的人;也许是逝去的人,或着他在你人生中产生重大影响;你害怕时间将思念冲淡,他越来越模糊,于是,你挂了一个写着他名字的风铃在这。

如前述,波尔坦斯基的作品思考原点是”害怕被遗忘”,创造出一系列以”缺席”为母题的作品;这片森林宁静祥和,风吹树叶婆娑,虫鸣鸟叫缭绕,风铃声如森林的絮语呢喃,那些快被遗忘,细细的思念之情又在心里泛起,相当令人安心疗郁

波尔坦斯基觉得这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这些代表思念风铃会越来越多,希望这件作品不要有结束的一天,与丰岛的森林永存。即使有一天,他的名字被忘记;但人人都想来到丰岛的森林与海滩边,为思念的人祈祷、听着留存下的心跳声,进而找寻生命中记忆的足迹。


丰岛横尾馆

我在馆前遇到几位小姑娘,他们聊着天考虑要不要进去看看:”横尾忠则是谁啊?好像很有名的样子?”

我听了差点昏倒,横尾忠则可是当今日本设计界元始天尊级的存在好吗!即使你不知道他是谁,丰岛横尾馆也是个相当有趣,值得你进去瞧一瞧的地方。

横尾忠则

横尾忠则

丰岛横尾馆也是传统民居改造的建筑,外表看上去,黑色木头、白色墙面筒状烟囱,透过大块红色落地玻璃,将三维空间呈现出二维绘画的效果,风格完全对得上被称为日本安迪沃霍尔的横尾忠则;这是建筑师永山祐子的作品。

整座横尾馆分为三个部份:母屋、仓库、纳屋;走进屋内就觉得超现实:颜色鲜艳的日式庭院,蓝黄马赛克的水流,一直延伸到屋内地板下,有鱼游过;室内展示几幅横尾忠则的画作,瑰丽奇幻,参观横尾馆真的会让人产生一种迷幻,如嗑了药般的愉悦兴奋;当初设计师的想法是,以高塔象征男性;庭院象征女性,与横尾忠则的作品对话,讨论生死。

横尾忠则早期是以平面设计出名,他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是世界平面设计界的明星了,他的设计,有种传统浮世绘的即视感,大量日本元素再加上波普艺术风格的拼贴,不管放在哪里,都能一眼认出那是横尾忠则的作品;简单地说,他以一己之力,把”海报”这种宣传品,推上了艺术品的高度。

横尾忠则的经典海报设计《腰卷阿仙》(1966)

横尾忠则的经典海报设计《腰卷阿仙》(1966)

横尾忠则与作家三岛由纪夫是挚交,三岛这样评论过他

简直将我们日本人内在某些不想面对的部份全部曝露出来,让人愤怒,让人畏惧。这是何等低俗的色彩啊!恐怖的共通性潜藏在俗艳广告牌的土气色彩,以及美国波普艺术可口可乐鲜红容器的色彩之间,引爆我们内在那些自己尽可能不想看到的情绪。然而在没有办法被这些鲜明色彩包覆的黑暗深处,似乎藏着某种严肃,就像马戏团钢索少女缀满亮品的底裤会让人感受到某种悲哀的严肃的那样;横尾对于外部世界的关注让他的作品不至于变成狂人的艺术。他内在世界强劲的发条驱动着即物性的讽刺,并且对世俗进行残酷的处置,在那幽暗深处,不是一个不断退缩转往内心的疯狂世界,而是一片辽阔又充满讪笑的乐土....

他替三岛设计的写真集《蔷薇刑》封面,被称为日本装桢设计的巅峰之作,三岛由纪夫爱死这个封面了,他称之为自己的涅盘像,你们感受一下

 沒想到三岛由纪夫说完这些话三天后,切腹自杀身亡,亲身践行他的革命宣言。

三岛由纪夫之死给横尾忠则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从这以后,他的创作中更多宗教性、精神性、神秘性的元素。

除了三岛由纪夫之死,1980年另一位挚交约翰‧列侬之死亦给他相当的打击;他意识到,偶像倒下,未来只能靠自己独立;同年,他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参观毕加索展,感受到毕加索作品中纯粹率真,忠实依靠自己意志和情感去创作;他他晴天霹雳地感受到,设计的本质有其制约和条件,设计师要有人立案才能进行设计;画家即使没有人委托你创作,不卖座,仍然是个画家;他想要和毕加索一样,创作和生活成为一体;

改行当画家的前几年,横尾忠则的收入大幅下降,他花了整整10年奠定了现在异想的画风,他的画作仍然有很强烈的拼贴风格,引入了很多新媒介和素材,他绝大多数的油画作品,包括横尾馆的几幅,都是他90年代以后的画风成熟后的作品。

著名的"Y字路"系列

著名的"Y字路"系列

“梦幻”与”死亡”是横尾忠则艺术作品的一大母题;他经常谈到小时候空袭现场带给他的冲击;横尾忠则出身于神户,二战末期,他经常仰望天空,看着如巨鸟般的美军机群轰隆隆飞过,在地平线那端,空袭开始了,火光把天空照得血红;对他来说,那画面,既绚丽,梦幻,又代表着死亡;那血红的天光对他影响至深,你看他的作品,”战争”是挥之不去的主题,经常都是艳丽的红做主体,残酷又淫荡的黑色幽默。

”红”也是横尾馆的重要线索,一方面具有警示与破坏意义;另一方面体线横尾忠则关于生死界线的哲学思考。

馆里的烟囱,里头有无数的”瀑布”。横尾忠则当年看了毕加索后,去了尼加拉大瀑布,他近距离观赏瀑布,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恐惧震撼,也没想到,从此他迷上了瀑布;在1988到1993这五年间,他不断地梦到瀑布,为了有参照物做创作,他开口向朋友和粉丝要各种瀑布图片,结果一万多张如雪片般的瀑布风景明信片涌入他家;最终,这些明信片都设置在丰岛横尾馆的烟囱里,藉着镜面反射,如同无限地延伸,代表男性的瀑布最终流向彩色庭院中代表女性的三途川(冥河)

(记得去蹲一次馆内的厕所)

针工厂

大竹伸朗这件2016年的作品,给人的印象,与之前的《舌上梦》、《直岛钱汤》、《女根》

那种带些香艳情色调调完全不同,但仍然不脱他的”拼贴”本质。

这栋建筑是大约50年前建的制针工厂,在28年前不敌海外低价货的竞争压力而关闭,一直荒废着。

大竹伸朗长期住在四国的宇和岛,那里有个大型渔船造船厂,他经常在那边”捡破烂”;这个木制船体,仅仅就是船体制好后就没继续造下去了,就这么过了二十几年;他将船体运到这个工场,他将工厂的钢皮墙身和天花板拆除,只留下建筑外框;入口处则是用附近废弃铁工场的废材进行”拼贴”,他认为运用金属来拼贴,冲击感会更强烈。

据说当时他请岛民一同木船型从丰岛家浦港运往山上的针工场,整个过程有如祭典般热闹,唯一不同的是搬运的是「艺术品」而非大轿,请当地居民协做,这也是作品的一部份。

这项作品的最终计划,是把灯安装在船体的上下方,晚上看起来就像船漂浮在灯光下,当然啦!绝大部份游客是看不到的。

丰岛一日行程参考 (高松出发,持三日通票者)

7:20 高松港 往小豆岛土庄港轮渡
8:20 到达土庄港
8:40 土庄港 往 丰岛唐柜港轮渡
9:10 到达唐柜港 

步行往 《心脏音博物馆》方向,途经作品《没有胜利者》

10:20 返回唐柜港
10:45 唐柜港前公交往丰岛美术馆 (亦可步行,2500米上坡路,半小时)
10:48 到达”丰岛美术馆前”,请先往丰岛美术馆方向取整理卷
若等待时间一小时内,可在附近游荡,两小时以上,可先往唐柜冈方向参观(步行10分钟)。丰岛美术馆与唐柜冈预留参观时间最少三小时
13:53 “唐柜冈集会所前”,往家浦港方向
14:05 到达家浦港
预留参观时间两小时
16:05 家浦港搭乘往土庄港轮渡
16:54 到达土庄港
17:30 土庄港往高松方向轮渡

註:
1.丰岛另有”砚”、”甲生”等聚落景点,本行程只考虑热门参观点时间安排
2.丰岛美术馆休馆日为每周二,休馆日及非艺术祭期间,每日只有七班公交往返唐柜家浦两地。



#日本#丰岛#瀨戶內海#丰岛美术馆

廖信忠

著名话痨-Weibo

公众号:廖信忠
微博:廖信忠
关注
取消关注

298赞

文章更新于2019-07-04发布于2019-07-02

收藏
分享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我走我的独木桥

冷门景点,城市的观看方式

订阅
取消订阅

全部评论(1)

有什么想说的嘛?

瞌睡虫虫

录完自己的心跳声,我请工作人员当时播放了,再进去看着屋里的其他人,感觉着自己心跳的共振,眼泪就下来了。

2019-11-28 · 回复

推荐文章

在这座小岛排队40分钟只为看一场旷世暴雨?我...真的没疯...

关于旅行的美好之处大概就是在不想早睡的晚上,瘫坐在沙发上,开一盏暖黄色的小灯,想起那个季节那个时刻,在某个地方获得的独特...

2019濑户内海艺术节展品赏析指南(5)─女木岛/男木岛/高松

女木岛、男木岛这两座小岛在同条轮渡航线上,大多数游客将她们列为一日游行程;尽管岛名相似,相邻那么近,却各自孤立,不同的地...

2019濑户内海艺术节展品赏析指南(4)─小豆岛

小豆岛是濑户内海的第二大岛,真正有山有海的岛,艺术作品也比较分散;只有一天看不完全部,只能挑一个区来看。

2019濑户内海艺术节展品赏析指南(2)─犬岛

继直岛美术馆后,福武总一郎又将BASN计划扩展到其他岛屿上;第二间开设的美术馆,在人口不到60人的犬岛上。

遗忘港湾─鞆之浦

日本人的心目中,濑户内海是温暖的:阳光温暖,海风和煦,散落在波光凛凛的海波中的绿色小岛,小岛的安静渔村,海湾里的隐密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