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封图

西安|你已经开工了,可关中人的年,才刚热闹起来

传统上说,中国人的年,从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了。

备年货、做新衣、炸果子,忙忙碌碌一直到了年三十儿,贴春联、挂灯笼,又是包饺子,又是年夜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爆竹一响,年就来了。

而在关中,真正的年其实是在社火的锣鼓声里热闹起来的。正月初五一过,整个关中平原上就开始沸腾了,舞狮子,走高跷,高高的芯子挑上了天,看,红红火火的社火耍起来了。

记忆深处古老的「傩」

「轻薄行歌过,癫狂社火成。」这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非常有名的诗句,有学者认为,这也是我国关于「社火」一词最早的出处,但这并不说明宋代就是「社火」这一民间艺术诞生的时代。

要追溯这一民间艺术的源头,我们首先就要认识一个「傩」(音同「挪」)字。

「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来被人格化了,成为一种祭祀表演,称作「傩祭」。 余秋雨老师写过一篇文章《贵池傩》,文章中,余老师认为在中国,即便是许多文化程度并不算低的人,也未必能够认得出「傩」这个字,他担心不定什么时候这个字就要从现代青年的词典里完全消失了。

余老师并非杞人忧天,因为「傩祭」实在是一种太古老太原始的艺术形式,它几乎要被时代遗忘了,很多现代人早已不知道它的渊源与形式。

传说当初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却被驻守在那里的商朝军队挡住了去路。于是军师姜子牙心生一计,他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一个个看起来真是凶神恶煞的样子,就好像十万天兵下凡间一样。商朝军远远地观望,看不清真假,以为真的是天助武王,吓得丢了营寨撒腿就跑。

这件事传到了民间,人们觉得这真是一个好办法,便在以后的祭祀活动中纷纷画上脸谱,戴上面具,一面载歌载舞,好吓走那些「邪恶」的鬼怪,久而久之于是便产生了古老的「傩祭」。

《论语》中有记录说「先腊一日,乡人戴面具,披兽皮,点火把,逐疫驱鬼。」便是形象地描述了乡人「傩祭」的场面,而「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戴着假面具载歌载舞。

从「傩舞」到「社火」的民间祭祀

有学者认为,这种戴着面具载歌载舞的祭祀活动,就是社火的早期表演形式,他们同时也指出「傩祭」的发源地正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陕西宝鸡,因此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也便与西秦文化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种仅作为驱邪祭神的「傩祭」逐渐地演变为供人娱乐的「傩舞」。从汉魏南北朝一直到隋唐,皇城的除夕之夜每年都保留着傩舞的庆典仪式,其意义也由最早的「驱鬼辟邪」增加了更多「祈福纳祥」的含义。

据说在唐朝,每年从除夕一直到元宵节,长安城里各路祭祀的队伍就会争相入城,表演的人有一部分戴着面具,骑着高头大马,而另一部分则扮成老虎的样子,两相追逐戏耍,表演紧张刺激的狩猎场景。所以,那个时候的这种祭祀活动便有了另一个名字叫「射虎」。

到了宋代,这种骑马射虎的表演形式已经消失了,人们跳下马背,开始了更多的表演形式,最为突出的是在表演的过程中常常伴有焰火,大抵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社火」这个名字才由宋代开始出现了。

「社」指的是土地神,中国的老百姓祖祖辈辈都离不开土地,因此在所有的神仙里,土地神受到些特殊的待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火」是火神炎帝,火能驱鬼,因此深受老百姓敬畏。「社火」作为对土地神与火神最隆重的祭祀形式,多是表达了老百姓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千百年以来,都是村民自发地组织,于正月里敲锣打鼓走村串巷,把「年」的热闹推向了最高潮。

关中社火里的人物故事

关中民间耍社火,表现的内容多取自于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 像神话类的《八仙过海》、《劈山救母》,武戏类的《三打祝家庄》、《三英战吕布》、《隋唐演义》,文戏如《白蛇传》、《十八相送》,还有小孩子喜欢的《大闹天宫》、《花果山》等等等等。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

这些故事里的人物是活在关中老百姓心里的,因此对于表演社火的人也便十分的挑剔,扮相够不够俊俏呀,衣服鲜不鲜亮呀,脸谱画得够不够精致呀。因此扮演者的脸谱勾画与服饰道具就显得尤其重要。

社火的脸谱与道具和戏曲基本一致,要让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来扮演的角色,在人物容貌的特征上就十分讲究,比如包公额头上的月牙,闻太师的天眼,赵子龙一身锦袍,穆桂英头上的翎子……

老百姓瞅社火,一是瞅了个热闹,更重要的也是来相会自己心目中的艺术形象,扮得不像他们会失望,就好像许多追星族费了好大的劲,挤进了人群却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的偶像一样,那叫一个失落呀。

热闹的社火队伍

热闹的社火队伍

关中社火的表现形式

关中人豪爽,而社火这种粗犷的民间艺术似乎是最能表达关中汉子性情的,两者的结合堪称完美。锣鼓喧天,雄狮舞动,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沉香劈山救母的斧子,包老爷血淋淋的铡刀……社火队伍就这么惊天动地的来了。

从每年的正月初五开始,每个村子里的社会就会陆续地粉墨登场了。他们串街走巷,相互之间拜年祈福,也有着一比高低的意思。你的锣声大,我的鼓点响,你的芯子挑得高,我的高跷走得好。于是仿佛一夜之间,整个关中平原便被这敲锣打鼓的社火队喧腾得好不热闹。

秧歌队

秧歌队

走在每个村子的社火队伍最前面的是「探马」,「探马」其实就是联络员,他要赶在社火队伍之前向邻村通知本村社火将前来拜年的消息。得到消息的这个村子就要准备好香案和礼品,好回敬前来拜年的社火队伍。

跟在探马后面的是「旗队」,有几十人组成,穿着统一的民族表演服,每个人手里挑一杆大旗,好像气势恢宏的大军似的,后面跟着「秧歌队」和「锣鼓队」,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就来了。

锣鼓队

锣鼓队

旗队和锣鼓队一到,社火的主力军就来了,热闹也就跟着来了。

踩高跷

社火队伍里最好看的也许就是「高跷队」了。

高跷在关中又叫柳木腿,特别高,最高的有一丈开外,最常见的也有三四尺高,扮演的人踩上去,顿时就有了巨人的一般的感觉。

高跷队伍

高跷队伍

这种民间杂耍艺术的历史非常久远,在《列子》中记录春秋时期,有个宋国艺人兰子,就可以站在于他身高一倍的柳木腿上玩剑。到了唐代,更有艺人可以踩着五六尺的柳木腿在绳子上跳舞。「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这是诗人笔下的柳木腿,诙谐幽默又充满了喜庆。

如今的柳木腿依然不失当年之风,柳木腿上站着的,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

那一脸正气的是关公;一白一青的是白素贞和小青,旁边拿着雨伞的是许仙;瞧,那边还走来了一顶轿子,忽闪忽闪的,那是《乔老爷坐轿》;最了不起的是走在队伍里的小丑,他边走边耍怪,突然腾空跃起,翻了个大大的跟头,惊吓得周围观看的人嘘声一片,可他却稳稳当当地双腿落地,一点儿事儿也没有。

乔老爷坐轿

乔老爷坐轿

那两个人是怎么回事,怎么还站在柳木腿上打起来了?一个扭着一个的胳膊,撕扯在一起。最要命的是其中一个的头上还顶了把刀,鲜血淋淋的,看得人真害怕。

别怕别怕,那都是道具,血也是假的,他们两个演的这一出叫《武松怒杀西门庆》,是关中社火里特有的血社火。这可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表演者用利器刺向坏人头部,看起来既恐怖血腥又十分逼真,所以才叫血社火。它还有一个名字又叫快活,大概意思就是把坏人都杀死了,老百姓当然会快活了。

芯子

关中芯子是一种动静相结合的艺,一根高高的杆子,上面搭一个 T 形的架子,然后在村子里面精挑细选些长得心疼(关中话,惹人爱的意思)的孩子,一般不过五六岁,扮好相,用布带绑在 T 形 架上,由车子拉着走在社火队伍里,多少有些耍杂技的味道。

芯子也分平台芯子和高杆芯子,平台芯子相对来说较为安全,就在桌子上面摆个架子,将孩子装扮好了,由车子拉着,走在芯子队伍的最前面。

桌芯子

桌芯子

高杆芯子顾名思义,孩子都是被绑在高高的杆子上的。简单的一根杆上只有一个孩子,装扮成皇帝啊,或者是童子啊,高高在上的,裙袂迎风招展,很是好看。

高杆芯子

高杆芯子

但也有一根杆子上装扮好几个孩子的,那可就是一台戏了,人物各有形态,甚至有的还要边走边表演,那真是叫在底下看芯子的大人们都会瞠目结舌,不禁既为孩子担心,又为孩子们叫好。

这就是关中的孩子们,从小就在芯子上练就了一副不怕天不怕地的好胆识!

跑旱船

紧跟其后的还有跑旱船。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媳妇,手扶着一只用纸糊的旱船,那旱船做得很是逼真,周身张灯结彩,好似大户人家的彩船。船外有一个花脸的艄公,挂着长长的白胡子,手执双篙,边走边划,小媳妇在船里面也扭着身子,好像坐船一样。

有的时候,船身突然起伏跌宕,小媳妇在船里一下子惊慌失措,老艄公也手忙手乱,一下子就把观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真好似在大江大浪里突然要翻船一样。

狮子舞

社火队里至少都会有两头威武雄壮的狮子,一只文狮子,一只武狮子。每只狮子都是由前后两个人扮演的,他们的身上披着一只制作得栩栩如生的狮身,一个举着狮子头,一个掌握着狮子的尾,雄赳赳气昂昂的,一会儿抖抖身子,一会儿舔舔毛,突然又就地打个滚儿,站起来甩甩头,简直就是两只活生生的雄狮子。

两只狮子中间有一个引狮郎,手里拿只红绣球,只见他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打趔子,一会儿腾空跃起,一会儿又匍匐在地,引逗得两只狮子也不停地翻滚跳跃,勇猛无比。有的时候,两只狮子还会在引狮郎的引逗之下互相“撕咬”起来,那可就更好看了,锣鼓声一阵紧似一阵,狮子相互纠缠在一起难分胜负,看得周围人叫好声一片,好不热闹啊。

龙灯

狮子龙灯不分家,舞狮子的刚过去,耍龙灯的就来了。

关中农村流行正月里闹龙灯,也叫耍龙、亮龙,是老百姓模仿传说中的龙创作的一种民间舞蹈,也是社火队伍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目。

龙灯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其实是一个由竹子、木头,做成的骨架,糊上纸,遍体漆上彩色的纹饰,就好像龙鳞龙甲似的,就是龙的身子,足有十几米长。龙头的样子十分逼真,前额高高隆起,翘着一个又方又阔的鼻子,龇牙咧嘴,双目圆睁,很是威严。

闹龙灯的人都是从村子里选出来的年轻俊俏而又灵巧有力的男子,十来个人一律穿着彩色的民族装。

如同舞狮子的引狮郎一样,耍龙灯的也有引龙人,手里握一根一米来长的竹杆,杆尖上有一个能转动的红色彩球,叫作海球宝。表演的时候,引龙人手里的海珠宝上下翻动,引逗得那龙身一起一伏、抬头摆尾环环紧扣,忽而苍龙下海,忽而飞龙在天,忽而龙打滚,忽而龙摆尾,真是好似一条翻江倒海的真龙一般。

龙灯以后跟着的就那些憨态可掬的大头娃娃一走一扭地来了,这些大头娃娃的面具有的是金童玉女,也有老夫老妻。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些面具的底下那张脸究竟长得什么样,或许那个戴着小姑娘的面具正在卖萌耍俏的正是一个年近半百的人也未可知。

再往后会有扮相各异的社火人物,有一个舞着两只棒槌的丑女人,有正在拌嘴的婆媳,也有亲亲热热回娘家的小两口……

老百姓把他们的生活演进了社火里,诙谐,幽默,乐观向上,这是三秦大地独有的秦风秦韵,就好像这块土上的人们一样,热情、粗犷、质朴、豪爽。

如果你也喜欢,就来关中耍社火吧!

图/文:王一凡


#文化#西安

穷游官方认证账号

穷游锦囊

Journey Never Ends!

公众号:穷游锦囊
微博:穷游锦囊
ins:qyer
知乎:穷游锦囊
关注
取消关注

921赞

文章更新于2018-06-23发布于2018-06-01

收藏
分享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锦绣山河走遍

发掘中国大陆有趣的目的地

订阅
取消订阅

全部评论

有什么想说的嘛?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文章

唐代的京城真的有虾蟆陵吗?

白居易脍炙人口的《琵琶行》中,有琵琶女讲述自己身世的诗句,说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朝的京城在长安,那么...

西安|正月看花灯,三兆老手艺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首辛弃疾的《元夕》,被吟唱了近千年。虽然至今我们也不知道,灯火阑珊处的伊...

西安 | 泥叫叫里的老故事

遥远的记忆,辽阔的关中平原,宁静的小村庄。忽然几声清脆的哨音,一下子就把宁静的村子搅得热闹起来了。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从家...

让万千网友想云添筷子吃火锅的纪录片回来了!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 “那就再来一季!”

那位在银座街头为世界祈愿十年的僧人,走了

在东京银座,有一个头戴斗笠的僧人在许多游人的照片里出现过。自2010年8月开始,无论天气如何,他都会在车水马龙的银座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