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胜利宾馆”这个名字,用白色油漆刷在我寻找停车位经过的路面上。
直觉上,我以为这是一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老字号国营招待所。
待我停好车,走过一家有着非常浓郁英式风格的酒店,连门童都穿着许久未见的正红色传统制服,心中不禁“哇”了一声,有些惋惜没有早些发掘这个宝藏酒店在这里住上一晚。
我再瞥了一眼酒店招牌,上书“Victory Hotel”。
等等,这不会就是刚才地上刷的“胜利宾馆”吧?
仔细探究一下,果不其然。1865年,英国人在沙面开设了第一间英式酒店,命名沙面酒店。30年后更名为维多利亚酒店,这就是胜利宾馆的前身。
胜利宾馆于1993年进行了彻底的拆除重建,但仍保留了原本的风格,并在酒店大堂开辟一隅展示曾经使用过的古董家具和老照片。
沙面是一个什么地方? 为什么英国人会在沙面开设了一家名为“胜利”的酒店?这就要从鸦片战争说起了。
沙面原来不叫沙面,也不是岛。它原名拾翠洲,是自广州穿城而过的珠江水系在荔湾白鹅潭北岸汇合、冲积而成的一个大约0.3平方公里的沙洲。这里曾经是广州水路交通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对外贸易的货运职能;也曾经作为军事要塞,抵御过英国侵略者的舰队。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年后,战败的清政府同意英法两国设立租界,位置就选在广州珠江白鹅潭北岸的拾翠洲。虽然占据了要塞,但是担心腹背受敌的英法两国为了挡住广州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便要求当时的清政府出钱出力、人工开挖了一条河道并筑堤将租界范围从白鹅潭北岸切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岛,也就是现如今的沙面岛,那条人工开凿的河道就是沙面岛旁的沙基涌。
沙面地理区位
1861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沙面租约协定》,约定将切为小岛的拾翠洲改称沙面租借给英法两国,以现在的沙面一街为界,英国占据了较大的面积。这也是" 沙面” 首次作为地名见于文字。
这一借就是80年,沙面辗转在英法美日等国家手中, 直到1949年才真正回归了祖国。
在被租借的这80多年中,这些殖民国家在沙面设立了领事馆,开办了银行、洋行和工厂,也把教堂、医院和体育场馆带到了岭南。他们将沙面作为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岭南的试验场,采用了当时非常典型的城市模式:由中央大道(沙面大街)、沿江环道(沙面南街、沙面北街)和贯穿南北的支路构成网格式的空间形态并在岛南部预留了沿堤岸的步行道、花园及运动场地作为公众开敞空间,岛上建筑兼具居住、工作、商业和宗教功能。所以说,沙面是岭南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城市规划的样板,其职住平衡、功能混合的理念、泾渭分明的交通规划以及前瞻性的公共空间布局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前卫并具有参考价值的。
沙面规划平面图
与此同时,由于恰逢西方建筑思潮的活跃时期,沙面的街道和楼宇的风格可以说是从古至今包罗万象,将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一网打尽,实在担得起广州的“欧陆建筑露天博物馆”这一美誉。
而沙面这座“露天博物馆”里到底有哪些“馆藏”值得一看,让我们一起来刷一刷吧。
📍 沙面基督堂
上帝是大家的,但礼拜还得各自进行。英法租界区各建了一座教堂,英租区的沙面基督堂是英国1864年建于沙面五街的一座礼拜教堂。这个教堂一直由英籍牧师主持,用英语礼拜。二战以后,沙面基督堂因租界收回而移交中华圣公会华南教区管理。1949年以后被收回,直至1991年才恢复宗教活动,改名沙面会堂。
沙面基督堂
沙面基督堂作为保留完整的百年宗教建筑,在广州都是难得一见的。因为承载着信仰且历史悠久,很多新人将此地作为拍摄婚纱照的必选之地。
📍露德天主教圣母堂
法租界的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准确地说,是一座圣母堂。很多人搞不清楚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沙面的这两座教堂恰好做出了一个重要诠释:除了信奉耶稣基督,天主教也是信奉基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的。也正是因此,露德天主教圣母堂的南侧有一座圣母山,安放了圣母像。
露德天主教圣母堂
相比沙面基督堂,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就小得多了,只有213平米建筑面积。它位于沙面大街与沙面一街交界的东北转角。建筑包括主教堂、神父楼和修女楼,而沙面基督堂只有牧师。教堂基本保存完好,入口处的小尖塔也带有非常强烈的宗教特色。
📍海关馆舍旧址
在沙面大街的东头,有一座坐北朝南的红砖建筑。它由澳大利亚建筑师于清光绪年间(1908年)设计建造。因主色调为红色,故也被称为“红楼”。红楼位于法租界,是原来的海关馆舍,解放前被短暂用作粤海关俱乐部,只供中、高级官员入住。解放后再次作为了海关宿舍。
📍法国巡捕房旧址
海关馆舍的对面,现在是一家咖啡厅,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叫做猫屎咖啡。而在民国时期,这里曾经是法国巡捕房的所在。有意思的一个巧合是,以前的法国巡捕房现在成为了咖啡厅做起了买卖,而以前的永胜洋行现在却作为沙面派出所使用了。
📍台湾银行旧址
台湾银行广州支行是沙面的一家日式企业。建造于1907年,这座三层小楼采用竖向三段式构造。正立面的山花门装饰和多立克方柱显示出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建筑。它也是国家级的历史建筑。
📍汇丰银行旧址
与台湾银行相比,汇丰银行要更为壮观宏伟一些。汇丰银行建于清同治年间(1865年),它坐落在沙面大街与沙面四街交界的东北转角处。整个建筑呈南北向长方形,在东南部与西南部进行了削角处理。出入口采用花岗石古典山花门,山花门上方勾出放射状饰线。为了对称,出入口两旁各有3个窗也做成山花门状。建筑的上半部分采用古典复兴风格,重点突出屋顶西南角的塔楼,半球壳的穹顶加在圆筒鼓座上构成塔顶,弯顶上还竖立着旗杆。下半部分采用巴洛克风格,强调竖线条,对称地排列图柱和方柱,严格遵循古典程式。
📍万国宝通银行(英)旧址
我对万国宝通银行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从建筑规模上来看,感觉曾几何时这也应当是一家大银行吧。沙面大街上的万国宝通银行旧址虽只有三层,但建筑面积达到了4000平方米,说明当时的银行应该是实力雄厚买了相当大的一块地皮了。相较于其他旧址,它也比较“新”,建于清末民初。
📍东方汇理银行(法)旧址
这幢小楼的四个立面都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手法,四层的设计也不一样,首层稳重踏实,架空2米,二三层使用了多立克双柱外廊,外墙用岩石装饰,因此也号称“沙面第一楼”。这幢楼也是饱经风雨、几易其主:巴斯商人马文治修建了这幢楼,但因无力还债将其抵押给了东方理汇银行(法),后来又作为建国后的交通部广州海运局使用。
📍三菱银行(日)旧址
沙面北街73号,这个地方值得好好记一笔。
这里是曾经的日本三菱银行。民国36年,这里作为国民政府的广播事业管理处办公地址。1949年,广州解放的第七天,人民广播开始播音。这里成为了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的广播事业就从这里正式起步了。
📍英国医院(招商局)旧址
现在作为摄影工作室的三层小楼曾是沙面救死扶伤之所-英国医院。它建于1932年,面积大约有1600平米,是一幢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它的隔壁,是现在的沙面派出所,而沙面派出所这个建筑的前身是永胜洋行,也是一个国保级的历史建筑。
📍法国传教士住宅楼旧址
19世纪下半页建成的这个小楼离圣母堂不远,曾经是法国传教士的住所,只有两层800平方米的规模,但还是精巧秀丽的。
📍沙面一街印度人住宅旧址
想知道以前印度人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就可以看看这个小楼。这也是现在沙面的居住建筑中最为普遍的范式。
📍沙面北街私人住宅旧址
沙面的住宅并不只有上面那种西式楼房。沙面北街43号的这座两层中式典型风格小楼也是曾经的私人住宅,面积不大,只有588平方米,但是风格鲜明,设计还颇有些禅意,现在作为茶楼,也卖些古董。
📍美国领事馆旧馆旧址
美国领事馆单在沙面就有两处,老的一处就是旧馆。
旧馆的建筑建于20世纪初,设计得非常有特点:首层的圆柱方门采用了西式风格,而二三层的轮廓却又类似中国古代建筑,是沙面少见的中西合璧风格。
📍捷克领事馆(旧址)
建于清末民初的捷克领事馆旧址上,非常有创意地改为了列车餐厅,设计别致,细节讲究。就在沙面北街1号端头处。
逛累了走进车厢点上一杯冰饮,看窗外的美女往来拍照,也十分快乐愉悦。
📍沙面星巴克(现址)
在众多的文保建筑中,我私心加入了一个打卡地-汇丰银行旧址旁的星巴克。这个两层小楼刷上了纯正蒂芙尼蓝色的外墙,在绿植掩映之中分外浪漫。如果你因缘际会经过这里,请给自己留下10分钟,享受一杯咖啡吧。
包括环沙面岛的旧石堤、游泳池在内,沙面现存55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其中54处属于国家级别的。其实也不必拘泥于它们到底“谁”是“谁”。身处其中,随手一拍都是“历史的烟云”,即便在便利店小憩点上一碗双皮奶,也可能是走进了原本英国牧师的家。
作为1996年确定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当地对沙面进行了仔细的规划,除了应保尽保的文物建筑,还将其中的公共空间进行活化设计,增加了许多休憩设施和雕塑小品,兼具了功能性与艺术性。市民在这里举办集市、拍照打卡或驻足欣赏,人气一下子就旺了许多。
白居易的《浪淘沙》写到: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这也是对沙面最好的诠释。
227赞
发布于2021-03-24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