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市井掠影:从《追风筝的人》到手艺人

喀什市井掠影:从《追风筝的人》到手艺人

穷游资深精华作者

茱妮  ·  2020-04-22


从壮阔荒僻的帕米尔高原回到喀什那天,沙尘愈发厉害了,早上8点出发时,天黑得像晚上8点。我这个来自江南地区的人,丝毫没预计到春季西北的沙尘气候会有如此威力。喀什和塔什库尔干地区因靠近塔克拉玛干沙漠,尤其多发。先前就因为沙尘,我们从上海出发的航班被延到第二天,包车的师傅为了让我们多看点杏花,途中几次三番提议在帕米尔高原多待一天,他可以带我们去海拔高一些但杏花仍处在盛花期的村子。

我大概能理解他的想法,他怕我们没看到多少杏花,会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其实也是多虑了,虽然没赶上杏花最好的时候,也没几个好天气,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但他的提议却只留了半天给喀什,这我也是无法割舍的。于是坚持按照原来的行程计划。

我对喀什的执念,一部分来自好奇,一部分来自情怀。好奇是因为常听人们说南疆是个非常适合拍人文的地方,其中喀什最有代表性。在这之前,我只去过以自然风光见长的喀纳斯和伊犁,一直想亲自去领略南疆的人文特色。而情怀则源于《追风筝的人》——尽管电影拍得乏善可陈。

看过小说或电影的人都知道,《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阿富汗的故事,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在阿富汗取景,喀什便成了导演想象中的1970年代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还有一段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剧情,也是在喀什拍的。

电影截图

电影截图


可能这就是人们眼中的西域城镇普遍风貌,我们对它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带回了与中原文化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在那个时候,喀什是一个叫“疏勒”的西域小国。

南宋绘制的汉西域诸国图 / 拍摄于张掖博物馆(大家找找喀什在哪儿呢?)

南宋绘制的汉西域诸国图 / 拍摄于张掖博物馆(大家找找喀什在哪儿呢?)

我查了一下,电影2007年上映,姑且算它拍摄于2006年好了。我是2018年去的喀什,当中相隔了十二年的时间,除了老街一栋圆顶建筑被拆除外,老城喀什噶尔看上去几乎没什么改变。且也只有老城才可以称作“喀什噶尔”,新城就是普通三四线城市的样子。

喀什噶尔老城是国家5A级景区,但你又不能将它看作一个景区。喀什人依旧在这里生活、劳作,沿街商铺代表的也许正是世代传承的手艺和日常起居所需用品,并非全然为游客而开;房屋也不是那么光鲜亮丽,还有600多年的高台民居危房亟待拆迁改造。可你也不得不承认,就是因为这些外来客眼中的风景线,喀什才为更多人认识。

从千年前的神秘古西域,发展到现在的5A级景区,喀什同其它许多拥有悠久历史的城镇乡村一样,不可避免地被历史所裹挟,被越来越多像你我这样的游人所包围。可能追求小众独特的游客会不高兴,喜爱平静的喀什人会不高兴,但大多人应该都乐见其成,特别是对喀什那些即将失传的传统手艺来说。

01·高台民居与土陶人家

电影中最经典的画面要属孩子们的斗风筝比赛,导演给我们呈现的大场景是一片依山而建的土木平顶屋。

电影截图

电影截图

电影截图

电影截图

这儿正是喀什的“高台民居”。为了看上去尽量贴近喀布尔,电影后期稍微加工了一下,事实上这片建筑群没有那么大面积。它建于一处高40米、长800米的高崖上,是维吾尔居民世代聚居的新疆特色建筑群,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这里,我们尚能看到一些古西域的影子,但马上就要改头换面了。

这儿的房子大多是土木结构,随着家族人口逐渐增多,每一代居民都会在原有的房屋上再扩建或加盖,没有章法,随意而为,只尽可能地利用地形空间,看上去摇摇欲坠,实际却很坚固。不过几百年下来,再结实的房子也越来越不适合居住。本来作为游客的我们是不允许进入这片拆迁地的,幸好在入口遇上当地人,让我们还能在其改造前最后看一眼这片国内唯一保留下来的古西域特色的历史街区。

高台民居街巷交错,宛如迷宫。没有当地人带领确实也很难找到那些手工作坊。“高台”在维语里是指“高崖上的土陶”,土陶作坊是这里最有特色、最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从前总有个十七八户人家做这门营生,但随着喀什人渐渐不再使用土陶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现在只剩下三四户还在坚守。

这些土陶人家通常已传承了五六代之久,我们参观到的那户就是这样,父传子,子再传子。土陶制品用泥巴做坯,经过日晒、绘图、上釉、烧制等多道工序而成。看上去有些粗粝,摸上去也剌手,比不上瓷器的精致细腻,但它千百年来都曾是南疆人生活甚至宗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用具。

也许旅游业是唯一能帮助这门手艺继续走下去的来源。我在这儿买了两个墨绿釉面的小碗,带回家后确实也就束之高阁,除了盛灰也盛不了别的东西,但却时刻提醒着我:这件物什带有工业时代逐渐消失的人的温度。

02·百年老茶馆与热瓦普琴师

其实电影中关于老茶馆的镜头只有两三个,也只拍了阳台的一小部分,能把它认出来的一定是对喀什极其熟悉的人。哈桑和阿米尔在街上斗风筝,阿米尔的爸爸和他朋友就坐在老茶馆的阳台观战助威。

电影截图

电影截图

这就是《追风筝的人》中全部与老茶馆有关的剧情,但老茶馆的异域风情电影没有展现出百分之一。

百年老茶馆坐落在喀什老城最热闹的街口,曾在一部关于喀什的纪录片里了解到,百年老茶馆的前身是一家医院,后来改造成了旅馆,再后来就是茶馆。这里除了茶,菜单上就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何况菜单也只是为游客准备的。老板熟悉每一位老茶客的偏好,老茶客们则都会自带馕饼过来,在自己惯喝的茶水里泡软后,一口一口吃下带着茶香的馕。

清早十点多的样子,茶馆里早已坐满了茶客以及三三两两的游客。大部分人都待在光线昏暗但宽敞的里间,盘腿坐于铺了厚厚地毯的大木床上,面前通常摆一壶茶、一碟馕,一边抬头看看挂得老高的电视机,一边和旁人聊天。就这样,他们能消磨一整天。这也是许多维族老人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

穿过柚木色的对开拱门,来到阳台,眼前豁然开朗。阳台是另一番景象,明亮的湖水绿墙壁令人心情愉悦,稍稍一探脑袋便可以看见街上的人来人往和车水马龙,还有琴师的乐声相伴。我们在这儿落座,点了一壶茶,搭配黄冰糖,这种喝法让南方人觉得有点新奇。与我们同坐一桌的维族老人让我们尝尝他买来的千层馕,我含蓄地拿了一小块,惊为天馕!此后,千层馕就成为我最放不下的喀什念想。

我们在这里还认识了一位在喀什生活了很多年的重庆帅哥,他和这儿的每位茶客都很熟悉,包括那位琴师。通过他的介绍我才了解到,这位貌不惊人的琴师是很厉害的人。他有很多学生,甚至还有游客在听过他的演奏后,不管不顾就在喀什住了下来,要拜他为师。

琴师手上的乐器叫“热瓦普”,是南疆的特色弹拨乐器,不仅流行于维族人之间,也流行于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中。这位热瓦普琴师经常会在茶馆里即兴演奏,弹奏时旁边还有另一人敲击手鼓打节奏,这时不论是老茶客还是初来乍到的游客都会被热情欢快的异域旋律所感染,和着音乐哼唱、抚掌,有时还有身着一袭红色舞裙的维族女子跳起新疆舞,一片欢声笑语。

这里是喀什唯一剩下的一间老茶馆,不提供时下流行的饮料,客人大多都是胡子头发花白的老人,一切都是慢慢悠悠的,却成了老城里最“网红”的地方。

03·老街与店铺

喀什噶尔老城是电影中出现最多的画面,愉快或不愉快的剧情都发生在巷道交错的街区里。

电影截图

电影截图

电影片花

电影片花


但电影始终要表现的是70年代的喀布尔,而不是今天的喀什。所以现实中的喀什老城具有更炽烈鲜明的生活气息。

这里的小孩都是放养的,他们在街上、小巷里踢球、跳绳、嬉闹,让我想起小时候住在弄堂里的无忧无虑的日子。当我把镜头对准他们时,有些小孩完全不怕生,有些则会害羞地举起双手遮住脸,但他们都同样长着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维族人长着不同于汉族人的高鼻深目,看到他们对我展露笑颜,我一句‘Hello’差点脱口而出。

但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些小吃摊、巴扎和沿街店铺,香味扑鼻的羊肉串、烤得金黄的馕和烤包子、颗颗饱满的香料和果干,还有小花帽、锃光闪亮的铜器、花纹繁复的地毯,处处都透着手作的温度与用心。游客们可以把这些当作“旅游纪念品”买回家,但它们同时也是喀什人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才更真实、更纯粹。

被我惊为天馕的千层馕

被我惊为天馕的千层馕

如果能在喀什多住一段时间,一定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喀什老城留给我的印象,我觉得用最近大大一句话可以最好地概括:“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

我走过的国内城市不算多,我喜欢徽州,喜欢敦煌,也喜欢呼伦贝尔,但喀什算得上是我觉得最有人情味的地方。大概从百年老茶馆里被人请客了一碗正宗老酸奶开始,我就爱上了这座城。


#人文#喀什

穷游资深精华作者

茱妮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旅人蕉下客”,以及微博“茱妮Julie”

公众号:茱妮
微博:茱妮Julie
关注
取消关注

130赞

发布于2020-04-22

收藏
分享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茱妮游中国

走过世界,依然觉得风景这边独好。带你挖掘国内小众风景,聊聊那些有趣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故事。

订阅
取消订阅

全部评论

有什么想说的嘛?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文章

五一出游小众目的地推荐清单来了!

清明节三日小长假“嗖”地一下就没了,大部分社畜已经在静候五一劳动节了 ! 再上19天的班,上半年最长的小长假就要来了!!...

【播客】吃够30顿再离开喀什|遥远的朋友 Vol.23

本期继续”冬季怎么玩“的话题,我们请来了穷游Top50旅行者、古着旅行达人麦兜的花园,与大家分享一座”遥远的城“——坐落...

人文,历史,还有,酒店

出去旅行,都希望能住上一些有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酒店或者民宿,住过五星级的连锁品牌,也住过几百块但是超值的小民宿,今天...

缅甸速写(三):马车夫

  “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刚下大巴,一位马车夫出现在我的镜头里。 从曼德勒到蒲甘只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