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圣殿遇上书店:魔都近百年的东正教堂里开了家书店

当圣殿遇上书店:魔都近百年的东正教堂里开了家书店

穷游资深精华作者

茱妮  ·  2020-04-11

从车水马龙的复兴中路拐进皋兰路,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这里不通公交,地铁坐到新天地站下来,还要再骑一公里左右的共享单车。

关于皋兰路,在洋房云集的上海旧法租界,实在不足挂齿。虽然在这条不到300米的马路上也有不少老洋房,其中一栋还是上海滩大佬虞洽卿的故居,但都因为路中间一栋洋葱顶东正教堂——圣尼古拉斯教堂太醒目,而不怎么受关注。这一片区域几乎没什么高楼,所以远远就能瞧见教堂,朝着这个方向走就是皋兰路,不用看路牌都知道。低调的皋兰路,也因为圣尼古拉斯教堂而小有名气。

不过很快皋兰路估计就低调不起来了,因为这座教堂里入驻了一家书店,一传十,十传百,目测又一个“网红”要诞生了。

从前,很少人见过教堂内部的真面目,因为自从解放后几十年间它都没有被正经当作教堂使用——它是工厂、是仓库、是会所、是法国餐厅……一般人还真没什么机会进去见世面,而且听着就觉得乌烟瘴气,鱼龙混杂。最近,终于有人将它好好打理,穹顶之下,建起最契合教堂气质的场所:一家只卖诗歌的书店

书店

圣尼古拉斯教堂外观保持不变,只是挂上了书店招牌:【思南书局】。思南书局在上海有两家,另一家就在不远处的思南公馆,是开在老洋房里的书店,而这家教堂分店被自信直白地命名为“诗歌店”。这是上海最大最全面的专业诗歌书店,提供1000多册不同语言的诗集。

走进门内,像似来到了未来世界。入眼是一圈巨大的穿孔钢板,依照大殿的形状,拔地而起,一直通到穹顶。旁边一位正在参观的上海阿姨对店员说:“个看上去有点像鸟笼哦。”店员纠正道,这不是鸟笼,而是教堂,是“教堂中的教堂”

▲ 以上两张图片来自书店的设计公司Wutopia Lab(得用超广角镜头才能拍出实物的震撼)

这就是书店的设计理念“church in church”。这一概念的形成是基于内部改造时的诸多限制。因为圣尼古拉斯教堂是上海第二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所以当时要求设计施工方“不得改变建筑现有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包括墙体、内穹顶、新的壁画和特色装饰作为重点保护部分都不可以触及

于是便有了这个类似俄罗斯套娃一样的独立结构内部建筑。其实剥离开来看,真正的书店只有那一圈钢板,教堂依然是那座教堂。设计师还拆除了被当作工厂时加建的夹层,恢复原有的高大空间,特地没有给书架安装背板,这样日光依然能透过穿孔钢板洒进大殿。

一个是信徒的精神家园,他们在这里颂唱赞美诗;一个是爱书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在这里朗读诗歌。两方在同一空间里相遇、碰撞、融合,形成新的整体。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在教堂里念诗,是否真的会看到天堂呢?

在钢板书架与墙体之间尚留有缝隙,我们也能从那一丝丝空间里窥见墙面上原有的壁画。但这并不是30年代的原画,据店员介绍,“破四旧”时原来的壁画被铲掉,这是后来教堂作为餐厅时,老板请美院学生绘制的。很新的壁画,也不像是东正教图案,但它为这座经历丰富的建筑又叠加上了一些人文积淀,被作为历史见证保留下来,就像教堂里每一个角落曾发生过的故事一样。

圣殿

金宇澄的《繁花》里便提过这座教堂,寥寥几句大致描画了其地理位置和来历:

“阿宝十岁,邻居蓓蒂六岁。两个人从假三层爬上屋顶,瓦片温热,眼里是半个卢湾区,前面香山路,东面复兴公园,东面偏北,看见祖父独幢洋房一角,西面后方,皋兰路尼古拉斯东正教堂,三十年代俄侨建立,据说是纪念苏维埃处决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打雷闪电阶段,阴森可惧,太阳底下,比较养眼。

金宇澄插画

金宇澄插画

这段历史同书店职员跟我们讲的一样。在这家书店,只要顾客不多的时候,店员总愿意跟你聊两句,每个店员在入职后都接受过培训,内容就包括熟记建筑的历史。

他告诉我们,现在上海只有两座东正教堂,另一座是新乐路上的圣母教堂,但那座不是沙俄贵族建造的,圣尼古拉斯才是。不过两座教堂倒都是同年建造,同年竣工。

这些俄国人是十月革命时来上海避难的,老上海人一般把他们叫做“白俄”,他们留给上海最有名的东西不是教堂,而是“罗宋汤”,小时候只有在圣诞节的时候才吃到,在一家所谓的西餐厅里点一碗罗宋汤和一份炸猪排,这是老底子上海人眼中的“西餐”。

逃难的白俄人大多是反对“苏维埃政权”的贵族、地主、军官,所以即便是逃难,家底还是有的。俄侨最早聚居在闸北,那里有一座主显堂,是上海第一座东正教堂,一二八事变中被摧毁。迁居到旧法租界的俄侨在主教和格列博夫中将的呼吁下,筹措到10万银元,在原名为“高乃依路”的皋兰路上建起圣尼古拉斯教堂。设计师为协隆洋行的俄侨亚·伊·亚龙。

根据上海地方志记载,教堂的原貌应是这样的:教堂平面呈十字形布局。正面向西,集中式正方形平面,上置洋葱头形穹窿顶,为典型俄罗斯古典风格。大堂内装饰富丽堂皇,镶嵌着一块用俄文、英文和法文刻的教堂名大理石碑,有9个金色的圆顶与十字架。教堂内部陈设讲究,墙面由彩色瓷砖砌成,四壁及拱顶均饰有圣像。临街的窗子用五彩玻璃镶嵌。

大约是这样

大约是这样

这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教堂已有了很大不同。除了被铲掉的壁画,当年还砍掉了金色大圆顶,现在的圆顶是直到94年教堂被列为上海保护建筑后才重建的,但却没有恢复原样,而是随意地贴上了马赛克,十字架也没了,有点可惜。

“只有顶上的壁画是原来的,因为当时壁画外面覆盖了一张毛主席像,”店员说道。那个年代,教堂被征用为工业洗涤机厂,名为“幸福洗涤机厂”。为了放置更多机器,加建了一个夹层充当二楼,后来开餐厅时,还有部香港电影就是在夹层取景的。电影名字我一转头就忘了。

倒是店员提到至今还有俄罗斯人会在教堂做弥撒活动让我觉得比较神奇。做弥撒前,他们就把钢板上的书全撤掉,当然钢板是无法挪动的。除了生活在上海的俄罗斯人,还有俄罗斯游客也必会到这座教堂打卡,大概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缅怀先祖。拜访名单中就包括了普京,2010年世博会期间过来,还在此地做了弥撒。

去年在塞尔维亚看过好几座气势雄伟的修道院,即便是贝尔格莱德市内的东正教堂也非常富丽堂皇,相比起来上海的圣尼古拉斯教堂略显简陋,但它也曾为数万远离故土的俄侨提供了一处精神庇护所,也凸显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海纳百川。

P.S.书店内不准用相机拍照,但手机可以。



#教堂#书店

穷游资深精华作者

茱妮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旅人蕉下客”,以及微博“茱妮Julie”

公众号:茱妮
微博:茱妮Julie
关注
取消关注

109赞

发布于2020-04-11

收藏
分享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茱妮游中国

走过世界,依然觉得风景这边独好。带你挖掘国内小众风景,聊聊那些有趣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故事。

订阅
取消订阅

全部评论

有什么想说的嘛?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文章

圣墓教堂丨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

地点:以色列,耶路撒冷圣墓教堂(拉丁语:Sanctum Sepulchrum)正教称之为“复活教堂”(希腊语:Ναός...

高山上的精神孤舟,普利策大师的叶子教堂

今天想讲一个关于爱,信仰与工匠的小故事。在阿尔卑斯山脉中,我们登上了一段漫长的山路。这正是六月的晴天,烈日当头,山中的视...

尘封的世遗,挪威冰冷长陆上的木板教堂

让时间逆流而上,穿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穿过工业革命蒸汽机的气浪,穿过大航海船队荡起的波涛,穿过文艺复兴的熙攘。就这样一...

在挪威峡湾深处的书镇,邂逅孤独,邂逅喧嚣

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就是挪威海的存在了,作为北冰洋和大西洋的边缘海,包围着挪威狭长的海岸线,源于冰河世纪的峡湾是挪威独...

忆江南-我想象,天堂,就是书店的模样

在上海生活了四年,个人感情上,我是很喜欢它的,这份感情延伸开来,我便爱屋及乌地也喜欢气质相近的杭州、苏州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