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 Baux-卡里埃时光博物馆里的梵高与瓦拉赫定律
距离阿维尼翁大约3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名叫Les Baux-de-Provence(普罗旺斯莱博)。莱博小镇依山就势地建在山顶的平台,它的法语名字Les Baux源于普罗旺斯语的“Bau”,意为悬崖峭壁。所以Les Baux-de-Provence可以意译为普罗旺斯的陡峭之地。
当地盛产石材,莱博小镇也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石材开凿而来,它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九百五十年,且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的风格。
莱博石
在法国南部,在哪里开采的石头就以哪里的地名来命名。比如Les Baux(莱博)这里出产的一种石灰质岩石,就叫做莱博石。莱博石的特点是纹理细腻,一般呈白色或淡金色,因为曾在其中发现过海洋生物的化石而被认为是自2000万年以前沉积而成的历史产物。
Les Grands Fonds
18世纪,欧洲的飞速发展建设带来了石材的巨大市场需求。得益于莱博石的良好质量,莱博当地开设起了很多采石场,其中一间叫做Les Grands Fonds一度占领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到了一战期间,城市建设因为战争而停滞,工程急剧减少,再加上钢铁这类当时的新型建材的出现,石料需求自然也大幅度降低。这期间,许多采石场相继倒闭了,Les Grands Fonds不幸又成为了其中之一,并就此一蹶不振。
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一位名叫Jean Cocteau的艺术家为莱博的环境所吸引,决定在此地拍摄一部电影,Les Grands Fonds这个荒废已久的采石场终于找到了它的艺术新出路。再后来,一位叫做Joseph Svoboda的人提出,利用采石场巨大的石墙作为背景,在采石场中开发声光秀。莱博市政厅采纳了这个创意,决定将这个废弃采石场打造为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也就是现在的Les Carrières de Lumières(卡里埃时光博物馆)。
Les Carrières de Lumières
卡里埃时光博物馆作为原本的采石场自然也是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它的外貌就像一个山洞一样毫不起眼,内部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采石场的原貌,没有大拆大建,甚至连大门都没有换,只是利用原有的厂房改造为办公室和票房,并在必要处增加了一些指示标牌和展览介绍。
前身为采石场的卡里埃时光博物馆封闭空旷,大块石料色白平坦,加起来可以提供大约7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加上投影和音响仪器后声光效果奇佳。
自2012年开始,这里就陆续展出过莫奈、克里姆特、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等艺术家的作品,也进行过BOSCH奇幻世界这样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主题展览。2019年底至2020年初在这里展示的,是画家梵高的作品。
梵高出生于荷兰,但却与法国、普罗旺斯有着不解的缘分。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梵高选择来到普罗旺斯,在距离莱博车程半小时的阿尔勒生活,在这里创作了《夜间咖啡馆》、《向日葵》等一系列名作并在高更探访期间发生争执导致了著名的“梵高割耳”事件;后来因为精神状态的原因,梵高搬去了距离莱博不远的圣雷米疗养院,并创作出了《星月夜》这样的不朽之作。
卡里埃时光博物馆选择将梵高的作品进行展览,而我也恰巧在冬天这个南法的非旅游旺季来到了这里参观,也是感觉非常奇妙的一次艺术轮回。
走进采石场,出入口和走廊都被画面隐藏了起来。配合BGM,我便如同一步踏进了画中,瞬时有《画壁》之感。
脚踩着《普罗旺斯的干草堆》,却又看到《隆河的星夜》;这边《鸢尾花》刚刚飘落,转头却是灿烂的《向日葵》。
梵高在世上只度过了短暂的37个春秋,一生过得非常波折坎坷。出生于牧师家庭的他天然带有“救赎之心”,情感中充满了对世界的关怀与悲悯,在他早期的作品有大量描绘底层人民劳动和生活的场景。
对于生活的环境和身边的朋友,梵高也是敏感而细腻的。住在阿尔勒,便描绘了那里的咖啡店、河上的星空。高更去看望他,他一度也是很高兴的,把两人住过的房间坐过的椅子都用画笔记录了下来。即便被送往圣雷米疗养,也还能够将疗养院的里里外外都画了一遍,甚至对参与他治疗的医生还做了一幅画像。
作为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梵高的短暂一生画有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和150张水彩画,算是非常高产了。他的作品笔触大胆,风格浓烈,充满了个人情感的倾诉。可惜的是,这样的梵高和这样的美在当时并不能为周边的人所理解和接纳,甚至连好友高更也与他在阿尔勒分道扬镳。种种的不如意最终导致了梵高在奥维用一把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展览的配乐选择了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篇章,旋律悠扬、结构宏伟,曲子描述的是一条河流从源头出发,途经村庄城堡,穿过峡谷冲击峭壁最后汇入海洋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与梵高的《自画像》对视,对于画家跌宕起伏的一生和他汹涌澎湃而又无处诉说的情感便有了很强烈的感受。
梵高有一幅作品虽然很不“梵高”,但我却非常喜欢--《杏花》。蓝色背景下杏花盛放在蜿蜒的树枝上,非常具有东方美学的特点。更让我惊喜的是,因为卡里埃时光博物馆同时也在进行着日本浮世绘的展演,用《杏花》作为衔接,非常完美地实现了风格的过渡与转换。
刚刚感觉走在艺术的天地中,但跨出展厅来到采石场的旧址却又像一步走入了历史的长河,投影在石壁上的短片会带你回望采石场曾经的荣光与辉煌。
在展览的感谢名单中,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标志-SNCF(法铁集团)。据介绍,法铁虽然每年都喊着亏损,却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发掘一些有价值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充分利用起来的地方,将它们更新为具有文化艺术或历史价值的公共空间、基础设施。这大概也是法铁作为国企的一份社会责任感吧。
时光博物馆对面的山洞里有一个小小的咖啡馆,在这里小憩片刻,晒着太阳喝杯咖啡撸撸猫,从刚才宏大叙事的情怀中走出来体会生活中的小确幸就刚刚好。
心理学中有一个“瓦拉赫定律”,大意是一个人并不需要360度无死角的完美,只要有一个方面特别优秀,人们就会定义他是优秀的。关于梵高,瓦拉赫定律虽然成立却不免功利,我更愿意用我喜爱的作家蒋勋的一句话来形容,这句话是这样的:
"我们看不见奇迹,是不是因为不能寂寞地守住一个窗口?"
244赞
发布于2020-07-06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