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day 北半球庆祝春天的节日
小时候很喜欢的漫画《小甜甜》提到「五月节」,五月一日,称作May Day,漫画中这段情节的背景设在英国,说女孩子们在五月的这一天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穿白色裙子,头戴花环,坐在用花装饰的花车上游行,并选出最美的「五月女王」。
△ 漫画《小甜甜》截图
后来机缘巧合到了英国,实地玩了一番。这个节日和基督教没有关系,从罗马时代开始即已存在,围绕它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版本。一般认为其最初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随比尔格人传入英国,现在作为北半球庆祝春天的传统节日,中文翻译成「五朔节」。
△ 图源:http://happywallpaper.net/may-day.html
早在四月初,社区里的人们就开始计划May day,做蛋糕,装饰庆祝会场,找出收着的琴谱和舞步单等等。其中有一件东西常常被提到——"Maypole"(五月柱),询问后知道这是当天庆典的一个重头戏,通常是一整只树干,树干顶端戴着一顶供彩带穿过的带孔帽(Maypole的用处会在后文提到)。我和同伴们去把它接来,几个人抬着,先开车拖它回到社区,再在草地上把这整只树干高高的立起。
△ 指示maypole的标识
到了四月底,大部分的工作已经完成。鲜花和彩带把社区、农场装饰的很有节日气氛。需要提前准备的食物和点心也已经做好。4月30日临睡前挑出一条带花的裙子,好了,明天请放马过来吧。
△ 农场的猫对自己的地盘来了这么多人类表示……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社区里来了许多共同庆祝May day的人们,大家先在室内享用自助午餐。酒足饭饱后,人们来到农场,拿起装饰着彩带的枝条,在农场主的带领下开始活动。
首先沿着预先订好的路线,沿路和植物花草们「打招呼」,绕了一个大圈,拜访过各路花神(此为我脑补)后,来到主庆典草地。草地中间的Maypole已经支好,顶部也穿上了四种不同颜色的彩带,大家围绕着Maypole坐成一个大圈,迎接主要活动——Maypole Dance.
弹奏各种乐器的朋友们也已就位,吉他、竖笛、长笛、鼓、口琴等。还有一个主持舞步的快乐小伙子。当人们都准备好,他根据不同的舞步邀请不同人数前来Maypole围成一个圈,每人手持一条不同颜色的彩带,随他的指示跳舞。
这样跳舞很有意思,伴着音乐节奏,人们围绕Maypole旋转,主持人会时不时插入指示诸如:好了,现在请拿红色彩带的人蹲下,其他人继续围绕Maypole旋转;或,请拿绿色、黄色彩带的人在内圈,红色、蓝色彩带的在外圈,等等。一曲终了,再换不同人进行下一曲。每一种不同的「舞步」会使得Maypole上被彩带绕成不同的花式,彩带颜色搭配协调,好看好玩。
说整个过程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经过一点也不夸张,跳完一支的人会坐下休息,换其他人,直到几乎所有人都上去至少玩了几圈。我感觉这样随音乐跳,转完后看到顶上的彩带花式颇有成就感啊。
出了一轮汗后,天色看起来半晴半灰,似乎有一场雨蓄势待发,于是人们切换到下午茶模式,到谷仓享用饮料和甜点。其中Cream tea,或者说英式司康是我最爱,甜甜咸咸的酥皮上先抹上一层奶酪,再抹上一层自制草莓酱,酥甜又不腻,一口气吞下六个。。
△ 让我大吃特吃的点心司康
至此,这天的庆典就到了尾声,和朋友们聊着天,一一目送客人离开后,我们简单做了些收尾工作。此时大家也乏了,回房间休息填满血槽。晚餐后,小伙伴们汇集在一起,带上零食饮品,又是另一场年轻人的活动啦。
*关于五朔节的更多资料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庆祝方式可以访问维基百科”May Day”词条,也可点「这里」查看。
文/小赵
图/小赵
首发于公众号alittlepepper
142赞
文章更新于2019-10-20发布于2019-05-07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可以停下来的行走
不浪也不会死的普通人们,朴素又诚实地走走停停。 “万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哲学课本如是说。可能脚下只走10米,却因第10米令我们驻足的一朵花,脑补出八千公里以外一处九曲十八弯的花径;也可能日夜兼程,却因脑中空空以致无法辨识途中乐趣而惭愧… 旅行中的风物,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其身处山水,与我们所历种种之映射。不深究前世今生,只浅见世界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