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封图

国博恢复开馆!何不来看一场「大唐风华」?

经历了快两个月的闭馆,国家博物馆终于恢复开馆了。更令人开心的是,「大唐风华」展还在!目前闭幕时间待定,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带着这篇文章去看展啦~

大唐,是一个任谁谈起都无比自豪的字眼。它那雍容华贵的气质,海纳百川的开明与从容,乐观向上的旺盛生命力,总惹人怀念遐想。熙熙攘攘的长安城,各国名流商贾络绎不绝;丝绸之路传播友谊,驼铃的声音悠扬动听;北灭突厥,西平三十六国,东侵高丽,南平百越,「天可汗」的名字威震四方。大唐是无数国家竞相学习的对象,是中国历史最璀璨的一颗星辰。

如果泛泛的描述不足以满足我们对大唐的丰富想象,那么最近在国家博物馆的「大唐风华」展或许能通过众多独具代表性的文物,给观众带来具体的震撼。

这次展览共展出120件(套)能代表盛唐发展水平的精品文物,它们分别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西安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昭陵博物馆、乾陵博物馆等,让观众们不用走出北京,就能感受长安城昔日的雍容与繁华。这些文物被分成六个主题,分别是「文武安天下」、「皇帝的珍宝」、「长安多丽人」、「骑射散歌尘」、「大唐异乡客」、「学理共归真」,光是看到题目就会让人忍不住引发无限遐想。事实上,它们确实从文化、生活、艺术、中外交流及宗教等诸多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盛世大唐的绝代风华。

这个展览说不上有太多亮眼的「明星文物」,好处在于不会顾此失彼,只要细细欣赏,每个人都能收获不少有趣的知识,同时还会对大唐这台复杂精细又能保持运作畅顺的帝国机器有更深入的解读。

文武安天下

单元一的文物看似不少,但只要把握好两个主题,观者便不至于不知从何下手:「文武官」和「马」。

国祚三百年,大唐曾有创建盛世的励精图治,开拓疆土的无上荣光,文官武将的得力,谱写了盛世的瑰丽篇章。唐朝继承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发展出分工更为细密周到的官僚机构;唐朝还完善科举制度,发明武举,改善官场和吏治的情况,对后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武安天下」中的两件陶俑值得放在一起细细端详:彩绘陶文官俑和武官俑。观者不妨区分两者的表情、容貌和衣着。唐三彩以黄、褐、绿为主,这点在武官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左→彩绘陶文官俑;右→武官俑

左→彩绘陶文官俑;右→武官俑

关于「文武安天下」中的「马」主题,不妨多关注其中的「长行坊牒」、「铜马镫」和「彩绘帖金骑马俑」这三组文物。唐代马牧业发达,官民极重视马的养育,唐代的马不仅广泛地用于战争、交通、驿传,也大量用于宫廷贵族的社交和娱乐活动。

彩绘贴金骑马俑

彩绘贴金骑马俑

「长行坊牒」是长行坊的牒式文书,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展现了马在传达信息中的作用,还涉及到唐代独特的机构「长行坊」。长行坊里的马和一般的驿马不同,后者是按驿换乘的马,而在沙漠和高山边境军事据点中碰到不能设立驿站时的情况时,就需要从起点到终点不用换乘的长行马,这些马保证了在边远地区也能实现高效的「快递服务」。

「铜马镫」的展出直截了当地唤起观者对马镫的关注。英国科技史学家林恩 · 怀特曾对马镫有极高的评价:「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在国家博物馆的常设展「古代中国」中,观者能从昭陵六骏中发现马镫,说明在唐代,马镫已经被广泛运用。

铜马镫

铜马镫

在马镫发明之前,骑兵需要双腿夹紧马腹,以防一不小心失去平衡而落马,射箭时要么减速,要么下马拉弓射箭。马镫的出现使战马更容易驾驭,人与马得以连为一体。骑在马背上的人解放了双手,可在飞驰的战马上边骑边射箭,威力由此倍增。如果没有马镫,骑兵根本没法在历史上发挥那样巨大的作用,因此说马镫是一种划时代的发明,一点不为过。

「彩绘贴金骑马俑」是当时马戴甲装的证明,尽管后来马不具装的轻骑兵逐渐取代重骑兵,但这组骑马俑还是还原了戡平战乱的光辉历史,又能直观地体现皇家威仪和唐朝军人的风采。

彩绘贴金骑马俑

彩绘贴金骑马俑

皇室的珍宝

与「雍容华贵」相比,能更好地形容这次展出的皇室珍宝的词是「小巧精致」。主题二虽然没有夺人眼球的大件珠宝,但有足够多由宫廷作坊制作的精美器具,还有来自异域的奇物异产,凸显唐朝发达的金银工艺和精致的宫廷生活。

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熏炉及炉台

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熏炉及炉台

「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囊」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香囊由两个半球组成,下半球装有两个同心圆机环和一个盛放香料的香盂。大的机环与外层球壁连接,小机环分别与大机环和香盂相连。使用时,由于香盂本身的重力作用和两个同心圆机环的机械平衡,无论香球如何滚动,里面的香盂都能保持水平状态,香灰不会倾撒。香囊通体为镂空的阔叶纹样,不仅精美异常,缕缕香气也正是从这些镂孔散发出来。

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囊

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囊

「皇室的珍宝」这一主题最大的看点在「药」和「茶」。关于唐朝药物方面的展览太少,而这次何家村窖藏文物的展出极好地填补此方面的不足。作为 20 世纪中国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何家村窑藏共出土金、银、铜、宝石、钱币、药品等 1000 余件。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窑藏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药具和多种药物,有贮藏药物的罐、盒,煎药的锅、铛,炼丹的石榴罐,服药的杯、碗、壶等,是迄今为止唐代药具和药物最系统的一次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史和道教丹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看似平平的「银石榴罐」被学者判断是古代炼丹用的蒸馏器;而旁边的「镂空盖银盒」更是直接体现了唐人认为将炼丹原料放在金银器中,染上金银之气的药物,能巩固和提高药效。

银石榴罐和镂空盖银盒

银石榴罐和镂空盖银盒

位于「镂空盖银盒」右边那个用来温药或煎药的器具居然是用金子做的!不用太惊讶,作为「皇室的珍宝」主题下的文物,这件看似不凡的金铫的使用者自然身份显贵,应是唐肃宗的第七子李梃。

金铫

金铫

「茶文化」的体现是这次「大唐风华」展带给我的另一惊喜。不少人知道被誉为「茶圣」的陆羽曾为我们留下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书里详述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及生产技术,将普通的茶事升格为美妙的文化艺能,甚至对茶具也专有研究。要是想体验陆羽为我们描绘的茶道世界,看「大唐风华」给观众们呈现的展品,会有意外的收获。

位于展厅中央有一个精美的「金银丝结条笼子」,不仅做工精湛,在茶道中还大有作用。在唐朝,茶饼需要悬挂高处,凉爽通风以保持干燥,取用时需要焙烤。此笼子用于放置茶饼,将笼子置于炭火上方,能焙去茶叶中的火汽,以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端详着这座小巧的笼子,大唐生活的活色生香仿佛近在眼前。

金银丝结条笼子

金银丝结条笼子

烘烤后的茶饼需要先碾碎才能进行煎煮。展厅里的「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就是作碾茶之用。碾过的茶末需要过罗,过罗即罗茶,又称筛茶,为古时烹茶程序之一。宋代蔡襄在《茶录》中曾提到「罗细则茶浮,粗则沫浮」,因而对罗浮的粗细有严格的要求,展厅中的「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正是用于筛茶的器具。

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

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

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

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

在这个专门展示茶具的展柜中,观者不会错过的还有「鎏金银龟盒」。作为盛放茶叶的容器,它实在精美得有点过分,以镂空手法表现出龟的鼻孔及豆粒状眼睛,既逼真又具备透气的实用性。

鎏金银龟盒

鎏金银龟盒

位于「鎏金银龟盒」下方还有一个神似蚊香的文物。先别着急看介绍,可先猜测这件小巧的器物能跟茶道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这件特别的器物是盐台。根据《茶经》的记载,唐代饮茶必须加盐等佐料,台盘应是放盐之用。茶中放盐,还真不是唐人的多此一举。唐代茶汤苦涩度较高,茶中含有大量氨基酸,茶中加入盐,能提升茶的味道。茶文化有多讲究,光这么几件小型器物便可见一斑。

长安多丽人

要说中国历代幸福度最高的女性,大唐长安城里的女士们大概会占得榜首。在这次「大唐风华」的第三主题「长安多丽人」中,真真是隔着橱窗都能感受到当时女性的欢脱自由。

与其它朝代的女性相比,加在大唐女性上的条条框框,实在要少得多,再加上当时的「好胡」之风,使她们表现出不同于其它朝代的自由、奔放、热情和勇敢的特点。

展厅中不乏体现当时长安上层妇女精致生活的文物。「水晶项链」上共有 92 颗水晶珠,3 颗 蓝色料珠,4 枚金扣,2 颗紫水晶吊坠和 2 颗绿松石吊坠,晶莹剔透,十分精美,可以想象当时要是能戴着这条项链出门访客,一定会得到旁人的赞美。在水晶项链的左侧,还有一整套保存完整的妆具。与我们的化妆台相比,唐代丽人的化妆台有何不同?上面不仅有精致的菱花金背镜,作为女红用具的剪刀,有用以盛放胭脂、口脂的蚌形盒,而制作考究的梳背更是极好地反映了盛唐妇女流行在发髻上插梳子的风尚。

水晶项链

水晶项链

除此以外,一幅名为《携婴饲鸟出行图》也会吸引不少观者的注意。画面的右侧是一位男装侍女,她身穿翻领长袍,下着波斯裤,足蹬软便履。最有看头的是她的动作:右手提一小笼,左手怡然自得地给鸟儿喂食,很有生活情趣。

《携婴饲鸟出行图》

《携婴饲鸟出行图》

在气氛宽松的唐代,女着男装成为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的罕见现象。受游牧民族的影响,英武的装束对唐代着装意识产生渗透式的影响。「彩绘男装女立俑」和「三彩女子骑马俑」都体现了这一主题,女子着胡服骑马,这可是别的朝代普通女性无法想象的待遇。

左→三彩女子骑马俑;右上→蹀躞带胡服女立俑;右下→双髻、高髻陶女俑

左→三彩女子骑马俑;右上→蹀躞带胡服女立俑;右下→双髻、高髻陶女俑

在展厅的另一边,一排身材丰满、面如满月的女立俑形象地展示了唐人的审美「丰肥浓丽、热烈放姿」。唐代三百年间的女性形象经历了由清秀到丰肥,穿着由拘谨到开放的渐变过程。「长安多丽人」的立俑也体现了这一特点,既有前期体现女子尚清秀的「双髻、高髻陶女俑」,也有面庞丰腴,裙腰束于胸上部,足穿翘尖鞋的女子形象。这些胖美人往往面庞丰腴,却无不长眉细眼,樱桃小嘴,妆容精致,带着格外的喜感,毫无呆滞之感。跟弱质纤纤的女子相比,这些装束大胆、乐观向上的肥美人更具冲击力,一圈看下来,还像欣赏了一场难得的时装秀。

通过观赏这些有趣的陶俑,我们的脑海中会禁不住浮现一幕幕令人欣喜的场景:长安丽人修着精致的妆容,在世俗社会中尽情展现她们的美丽;她们追求自我,着胡服男装,英挺地阔步于长安街市,肆意张扬着个性;她们甚至参政议政,舞文弄墨,涉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份朝气与可爱,会让观者不自觉羡慕起生于大唐长安的上层女性。

骑射散歌尘 & 大唐异乡客

看完「长安多丽人」里胡风对妇女的影响,再来参观接下来的两个主题,便显得顺理成章得多。

在大唐统治的 300 多年里,几乎每个亚洲国家都有人曾进入大唐这片神奇的土地。和贡使们一样,外国商人独特的外表成为唐文明一个多姿多彩的元素。而来自西域的人是大唐最重要的外国商人,他们成了外国人典型的形象,因此无论是陶俑还是绘画,无不对外国人的面貌表现出高鼻深目的公式化描述。

「骑射散歌尘」和「大唐异乡客」最能体现大唐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两个主题都体现了域外人士在大唐的生活状态,他们或因经商谋利、求知问学、传播宗教等原因远涉而来,有的人身处高位,有的为商贾平民,有的甚至卖为奴仆。其中一座「驯马陶俑」以其动感性强的造型吸引着众多观者的目光。只见驯马者右手用力拉紧缰绳,左膝微弯,牙齿紧咬下唇,表情丰富。被驯的马高抬左前蹄,扭头反抗,仿佛还能听见它嘶叫的声音。两者相互应和,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驯马陶俑

驯马陶俑

「骑驼俑」的展出会让观者联想到「丝绸之路」的光辉历史。「沙漠之舟」骆驼千年来在胡商的带领下驮着宝石、香料、丝绸、瓷器以沟通多方贸易与文化交往,是往来于长安的历史见证。不远处的一枚小而精巧的阿拉伯金币,更是唐代中阿交往的实物证据。

彩绘胡人骑驼俑

彩绘胡人骑驼俑

在「大唐异乡客」的诸多座陶俑中,有一个陶俑显得更为特别,它是「彩绘黑人立俑」。目前这件杰作还在引发大量的讨论,这件黑人立俑卷发厚唇,且皮肤黝黑,有学者认为是来自南海诸国的「昆仑奴」,并非人类学上的黑种人,另一方学者则认为大唐与横跨亚非的帝国大食的交流颇多,不排除有从非洲地区过来的黑种人的可能性。到底哪种猜想更有道理?倒不如自己亲自到展厅来一探究竟。

学理共归真

大唐的开放包容还体现在宗教上。有唐一代,传统的儒释道三教并重,新传入的景教、摩尼教、袄教、伊斯兰教等也各有发展,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和谐并存的状态,从这一点来看,唐朝人的精神世界确实要比其它朝代更丰富自由得多。

十二生肖俑

十二生肖俑

在「皇家的珍宝」中出现过的何家村窑藏,其包含的文物在展现宗教方面同样大放异彩。「金走龙」被学者们推断为道教投龙仪式中所用的法器。十二生肖的形象我们见过不少,但做成兽首人身的立俑还真是头回碰见。墓葬中十二生肖的形象在北朝虽已出现,但主要流行于唐五代宋辽时期,尤其是唐代中晚期,具有表示方位、祈福辟邪等多种意义。

金走龙

金走龙

除此以外,《高士图》展示了这一时期社会上普遍认同的儒家道德观念和处世哲学,而其中的部分人物又隐约表现着隐逸的思想和道教神仙观念。「三彩天王俑」则反映了佛教因素对唐代丧葬习俗的影响。「鎏金铜菩萨坐像」更是体现了贞观二年,唐太宗为庆贺祈雨成功,命铸造金铜像进行供养以祈求天下平安,坐像背面的铭文内容更是弥补了史书中只提“受灾”而对祈雨一事并未提及的遗憾。

《高士图》

《高士图》

大唐是一个文化交融的时代,是有着蓬勃活力的时代,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时代,相信每一位沉浸在展览中的观者,都会回想起中华文明从未逝去的荣光。

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0展厅

图/文:李慧婷elise



#北京#博物馆

穷游官方认证账号

穷游锦囊

Journey Never Ends!

公众号:穷游锦囊
微博:穷游锦囊
ins:qyer
知乎:穷游锦囊
关注
取消关注

1,279赞

发布于2018-11-19

收藏
分享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锦绣山河走遍

发掘中国大陆有趣的目的地

订阅
取消订阅

全部评论(1)

有什么想说的嘛?

穷游官方认证账号

穷小萌

非常值得看的展!

2018-12-03 · 回复

推荐文章

北京|周末游,北京最有财力的两大私人博物馆

身在帝都,每到周末都不发愁去哪。除了应季节的自然风光,还有无数的文娱活动。大好的周末,宅家可就损失太大了。不想去满是人...

京城春日赏花地图

北京的春天很短,但也很美。长安街红墙边的白玉兰,明城墙盛放的梅花,颐和园西堤的山桃花,故宫慈宁宫的海棠花……追花就从现在...

故宫博物院特展:蔡国强《远行与归来》艺术展

这次的艺术展是北京冬奥组委和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在展览开始就有朋友特意告诉我然而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蔡国强是谁,还想这人是干嘛...

怎样规划故宫的行程?——来自一位N刷故宫的观众实实在在的建议

N刷故宫的观众就是我!网上故宫的攻略铺天盖地,但相当一部分存在问题:要么总结的内容局限于自己参观的一两次经历;要么把网上...

为什么面包和馒头价差这么大?打卡5家北京面包房我得出了答案

面包,是现代人日常接触非常多的食物之一。其实面包并不是近代才进入中国家庭的。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发明了面包,在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