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大艺道之——歌舞伎篇(一)
锦囊作者,穷游精华作者
阿国舞起来了,身着自己改良过的男装,伴着不太寻常的音乐,平安京东山茶屋门口搭起的舞台下多是听闻有“奇装异服者扮成男子舞蹈”这样的传闻赶来看热闹的吃瓜群众。阿国这一舞就舞了一个月,早已习惯了在三味线伴奏下游女的搔首弄姿或是小女儿情态的轻歌曼舞的平安京人居然也就爱上了这有些特别的舞台演出,大街小巷打听阿国的声音慢慢多了,这个出云国铁匠家的小女儿以出云大社巫女的身份一舞成名。
起源
因为阿国的舞蹈和装束都不同于当时主流文化,于是她被民众冠以了“かぶき(Kabuki)”的戏称,意为“偏门”,而这就是歌舞伎(Kabuki)的由来。后来阿国带着她独创的歌舞伎表演用了10年时间风靡了当时的全日本,却最终败给了江户幕府颁布的女性禁止上台演出歌舞伎的法令,由此歌舞伎开创了全男子演员的时代。所幸的是所有的歌舞伎世家依然都把阿国认定为歌舞伎的创始人,在阿国最初一舞成名的京都还留有一座歌舞伎表演中的阿国铜像。
歌舞伎世家自称为梨园弟子。
“梨园子弟”常常用来代称歌舞伎演员和其门下弟子的称谓,而这一称法正是从中国而来。唐朝玄宗皇帝爱好歌舞,同时也擅长歌舞,于是常常亲自在教坊教授歌舞。当时的教坊周围种了很多梨树,那些学习歌舞表演的弟子们于是也就被称为“梨园子弟”,之后就逐渐引申为歌舞行当。日本的歌舞伎沿用了这说法,同一个“梨园”,唱不同的戏。
看一场歌舞伎,你要知道
看歌舞伎票价:
大多剧场按座位档次分大约5-6种票类。具体每一场的价格会根据剧目和演员不同有上下波动,一般会在正式剧目开演前1至3个月在剧场的官方网站上公布剧目情报以及各档次座位的价格。很多老派的剧迷还是依旧喜欢通过剧场电话来询问剧目内容和预定场次座位,但近年来随着网站功能的愈发完善,互联网订票也渐渐成为了主流趋势。
歌舞伎剧场及舞台
上手 · 下手
舞台右侧为上手,舞台左侧为下手。登场人物根据身份地位关系从左右两侧登场并位列时,右侧为地位高的角色,左侧为相对低位较低的角色。
黑御廉(くろみす kuromisu)
长歌、太鼓,三味线、发声乐器等演奏者和歌者藏身的小房间,一般位于舞台左侧的黑色布景板后,演奏者需要根据剧情配合演员演技,在恰当的时机给出效果音或者配唱配乐。
伴奏廉(ゆか yuka)
一般位于舞台右侧的黑色布景板二楼的幕帘之后,是演奏竹本的小房间,根据剧情场面需要幕帘可以向上卷起或是放下,通常在狂言的表演中多见。
定式幕
歌舞伎剧场中常有的固定引幕。如果实在歌舞伎特定剧场内,则固定为从右往左为萌葱(深绿色)、柿(茶色)和黑色这三色缝合而成,而在一些临时剧场或是室外舞台时有时也会用上下开启的缎帐幕来代替。
升降舞台(セリ seri)
将原本舞台的一部分地面挖空,改成可升降用于布置大型布景道具及人物舞台时从舞台下部升起的装置。
回旋舞台(まわりぶたい mawaributai)
由18世纪中后期狂言家并木正三独创,在舞台中间的地板上挖空一个圆形,设置成可以旋转的舞台机关,在剧目表演中,根据场景旋转角度,可分成两个至三个场面的布景。在演出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旋转舞台来表达场景转换,是歌舞伎中独特的视觉效果展示装置。
花道
歌舞伎剧场内除了主舞台之外,还有“花道”,“花道”从观众席的左侧直贯而出通向主舞台,因为演员们常常会从花道这头登场退场,所以花道附近的座位也常常是忠实剧迷们喜欢选购的坐席。和一般的演出不同,歌舞伎在表演中非常强调让观众体验临场感,故而在舞台的使用上也会尽可能让贴近观众,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演员在花道间行走表演时,近处的观众甚至可以听到他们的呼吸声,连脸上的汗珠也都历历可见,这种近距离演出也是歌舞伎的魅力点之一。
隐形升降台(スッポン suppon)
在花道中间设置的小型升降舞台,常常用作幽灵、妖怪或者是精灵鬼怪等灵异角色中途登场的小舞台。
鸟屋(とや toya)
位于花道尽头的房间。是歌舞伎中剧目开演前登场演员休息等待的休息室。
推荐坐席
一般而言,歌舞伎的忠实剧迷们最喜欢的观赏席位首选一层的第一排以及第七到九排的位置,另外歌舞伎舞台的花道也是很多剧迷喜欢选购的座位。
而对于入门看客而言,二楼前排中间的座位则是首次观剧的最佳选择。既不会因为坐在众多忠实老剧迷中显得过于唐突,又可以轻松看到舞台整体
380赞
发布于20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