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我在京都吃了四顿饭
京都岚山的秋意,从枫叶红了开始。渡月桥上行人如织,早上九点的晨色把广川上镀了一层银光。几只鸽子在铺满鹅卵石的浅滩上悠闲的踱步。我和友人在此约了一日游,一起在秋日里爬个岚山。走着走着,她经常不见,我需要折回去找人。每次找到她时,她都是以抬头或者弯腰的姿势,拿着相机拍着一枝又一叶的红枫。不停的赞叹着:“哎呀,走不动道了,太美了!”天气晴好,阳光灿烂,透过色泽艳丽的树叶,光把红叶打成了半透明的绯红。大家不禁笑了起来,秋色怡人,景色斑斓,当色泽锦绣的枫叶遇到温柔的光影,谁能抵挡这份美丽呢?
在硕果累累的深秋,时间划了一个圈,划出了我和日本的缘。也绘出了我对东瀛的眷恋。五入京都的我经常会思念岚山碧波与山川。浓浓的好奇化成了动力,让我重返岚山,去追寻用枫叶画出的岚山画卷。我看到了与其它三季完全不同的景色。橙,黄,红,每一抹色彩都为这座山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枫叶如火,酡红如醉。保津川上一只只竹筏将碧波划出美丽的动线,划船载客的小哥骄傲和坐在船筏上的旅人们介绍着的一年山景,旅人们也是一脸欣喜,恨不得把眼前的美景永远印在脑海中。
岚山秋色
欣赏完岚山的秋意,我们从郊外回到京都市里,绚烂的红叶让城市沦陷。这番景象不禁我陷入了深深的疑惑,我不远千里来到这座古城,难道就是为了和人头济济的游客们比肩吗?某日一行人随着友人开设的城市漫步路线走到了南禅寺附近的无邻庵。进入这座小小的庭院,我立马感觉到嘈杂被隔绝在了门外,三三两两的拜访者礼貌的打着招呼,然后默默的坐在屋内檐廊喝一碗抹茶,发着小呆。对,这才是我最想要的禅意庭院,有着听风吹雪的惬意和与世隔绝的安静。
某日我握着手上的地址,走在木屋町通的街道上找寻米其林一星的京料理本家熊饭店。在一处小小的不起眼的门前,我看到暖帘上的店名绘图才确定就是这家。几株高高的竹子矗立在门前宣扬着和式料理的清欢与风雅。走进门内,换上木屐,热络的女将忙着迎出来,向我们问好。我把事先预定的信息单给到她,她带上眼镜,一丝不苟的核对后,笑容满面的带我们进入长廊。
长廊旁两端都是和式木栅小间,我即将品尝的午间怀石料理也将在一间房间中拉开帷幕。我环顾四周,房中有一张矮桌,两把和凳,一幅唐纸绘画挂在墙上。窗户是用纸糊的,窗下放了枝风姿绰约的兰花。女将是这家店的老板娘,穿着素色的色无地,体态优雅面容和善。打开窗户让我们先观赏庭院风景。随后她跪在榻榻米上和我们介绍饭店的历史,开口居然是一口流利的且发音标准英语!在确认我们可以开始用餐后,一位身穿玄底彩绘和服的少女进门为我们服务。
妹子微笑的问我需要点什么饮料么,来日本当然是少不了梅酒啦!酸甜香浓的梅酒让我这个平时滴酒不沾的人,想起就留口水。至于是勾兑热水还是冰块,我个人觉得还是冰块能更好的保持梅酒的清甜。“先附”;宴席中的第一道菜肴,属于宴席的餐前下酒菜,大多是冷菜分量不是很大,一般是用“拌”、“浸”、“寄”的方式制作,里面的材料丰富大多在三种以上。“先附”的特点是色彩鲜明引人食欲,能为整顿宴席打下一个很好的开端,为接下来即将呈上的菜肴,做一个非常合适的铺垫。我们的先付有若布,莺菜,笋各种蔬菜做成的沙拉,配上两只柿叶生鱼片寿司,一束含苞欲放的花朵作为摆盘放在在漆盒中,旁边还有一小碟章鱼.
“碗盛”;主菜呈上前的一道清汤,里面的汤汁清澈见底,食材的形状以及摆放也要体现艺术感,由于之前的菜肴是冷的,所以这道料理的出现会很合食客心意。“碗盛”的特点是美观大方素雅艳丽,即可暖胃又可消除口中酒气,为接下来品尝主菜做了良好准备,可以进一步地打开味蕾。我们的碗盛是两只海鲜滑口感很滑腻,滑是嫩绿色的,我并不解到底是哪种鱼类做成的。枣红色的团子很弹口,最妙的是汤底的颜色是嫩黄,有淡淡的奶味。三种颜色齐聚一碗汤,很有观赏性。
向附是各种鱼生配而成的冷盆。不同的鱼生会根据副厨的提示蘸酱料,在口中也会有不同的味觉碰撞。整道八寸是小小的一盏,鲷鱼刺身上放着一片嫩叶。随后的海鲜烧肴是一味鲜鱼丸子配昆布。我前几年进食怀石料理时,一直不明白为何店家能无缝连接每一道菜。今日我总算见到了,原来和服妹子会计算一下时间,并在屏风后不动声色的张望一下。一旦看到我们碗碟空了,开始聊天,便马上去厨房取用下一道。
由于是午间料理,道数不多,既无油扬也无烤物.烧肴之后就要上御饭了。当妹子把一只长方形漆盒放在桌子上时,我们的脖子都伸长了,要知道,感觉到现在还没有吃到肉呢。打开一开,竟是两只蛋卷,一碟腌渍。就算米饭再晶莹剔透,我们都不免无语。胃口大的人,今天这顿,铁定是吃不饱了。就着蛋卷与味增汤,我们心里五味陈杂的用完了御饭权当饱腹。两道作为清口的美食新鲜水果和抹茶,依旧简单却也算可口。
这顿午膳,在我吃过的几顿京料理中,算是非常朴素的呢。我怀念某年在山玄茶用了十五道料理,其间被主厨撒樱花到漆盒中,也怀念某年在竹茂楼,坐在宽敞的包饭中,听着窗外风吹竹叶的飒飒声,头都不愿意抬起的吃着惊艳无比的牛肉御饭。也许,怀石料理的午膳才保留了当年和尚抱着块石头取暖极简饮食的气质,意境优美就好。我当天晚上大快朵颐的吃着广岛烧和友人抱怨午餐没有吃饱时,被友人嘲笑,他笑着告诉我们,京都人午餐一向简单,我们怕是吃了顿正宗和尚料理吧。
豆腐宴是怀石料理之外的一场清欢,来到南禅寺赏秋,我们还没进门就被寺内的百年豆腐店所吸引。想起京都的豆腐如此鼎鼎大名,既然碰到,如何都要试。豆腐店开在顺正书院之中,走进饭店,无法想象这是来吃一顿午餐的场所,古朴幽雅的日式园林和庄严优雅的庭园让我们惊叹。最吸引我的是,门外的南禅寺早已人头攒动,而这里却安静清幽。美食美景相辅相成,让我忍不住先坐在拍起照片来。
服务员随后带领我们来到店中入座,我们点了传统的双人套餐。柚子豆乳是醇厚的豆乳与水果香气的完美结合,盛满浓浓的豆浆的铜锅冒着热气,我们用小竹签把小火炖出来的豆皮一层一层捞起来,放入美味的酱碟中,嗯!豆香扑鼻,入口即化。还有一大锅小火熬煮的汤豆腐,豆腐滑嫩,汤汁清澈,是用最正宗的昆布高汤煲制出的传统京都料理。这两道大菜足够管饱,更别提用各种碗碟盛方的豆腐料理们,精致美味。让我们领略了豆腐的不同烹饪手法。特别打动我的是,它家包裹餐具的纸,打开是一个个日本的历史小故事。每个人的写着的都还不一样。这种充满了文化底蕴和仪式感的用餐,让我非常的喜欢。
如果你不喜欢安静的吃饭,更热衷去享受美食的烟火气息,那么散落在京都街道各处的居酒屋,不但价廉物美,更是热闹惬意。
“店主妈妈!” 友人领着我们进入一家小小的居酒屋,看到老板娘亲切的称呼着,人与人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进,在京料理和豆腐宴上不得不保持风度的我瞬间放松。踢掉鞋子,上榻盘坐,点起两杯小酒就开始大声聊天。对我们这些俗人来说,居酒屋类似于家庭饭馆的价格和环境果然更接地气。旅伴一口一个芸豆含糊不清的说:“以后千万别找我去吃和式料理了,我还是喜欢居酒屋.”
“哈哈,别看京都那么多店家都是米其林餐厅,那是因为和式料理漂亮,讨老外特别喜欢,很容易得星。还有,现在有名的那家米其林三星,就是因为女将的爸爸以前是御膳协会会长,所以她一开饭店就一群人追捧。千万别迷信这些,京都是家饭馆啊,都不会难吃!”友人拿起啤酒一饮而尽。
话还没说完,亲切的“店主妈妈”拿着一盘广岛烧进来,面粉两面被煎的焦黄,里面的大葱和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馋虫一下子就被勾起。我迫不及待的把它切开,酱汁包裹馅饼的滋味引的我直流口水。冲绳炒面也充满了爱与香味,“妈妈”亲切的和我们说:“吃吧!我们家里吃饭就经常吃这个,你们来我也烧家里的菜!”之后的炸薯饼,煎肉饼,各种烤串绝对是吃的大大的满足。末了,她又进来,笑着给我们看她用粽子叶包成香袋状的甜品,不停地问我们是不是很可爱。我拼命点头,打开一看,原来是草莓大福!
那晚要不是我还得赶回周边的城市,居酒屋的轻松热切真的可以让吃客来趟不醉不归。人间烟火气息的愉悦伴随着友人相聚的时光。
次日我从扶见稻和大社回来已经一点,又在白川被京都传统人文之美迷惑太久,当肚子唱起空城计的时候,俨然下午两点半了。我游荡在袛园,一路找寻餐厅或便利店,在高端的地段加上尴尬的时间段,花了好些功夫终于找到了能营业午餐到下午三点的料理店。一碗酱汁豚肉饭给我了简单的幸福。口味绝佳,猪肉鲜嫩多汁,调味也很好。店里就我一个客人,我坐在吧台上专心的对付这盘饭。 用餐完了后,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向我过来,掏出了一只用折纸叠成的纸青蛙。
她问我:“有看到过这种折纸青蛙吗?“这只可爱的小东西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来少年时的外婆家。那是盛夏的暑假,我坐在凉席上,小几上放着才从井水中打捞起的西瓜。“知了~知了~”蝉鸣的声音现在犹转在耳边。
“是呢,小时候不但能折青蛙,还会折小鸟和小船。“ 我兴奋的点点头。她将青蛙放在桌子上,用手指轻轻一戳尾部,啾一下,青蛙一下子弹跳到好远,整个餐厅都能听到我们两个开怀大笑。末了她把这只纸青蛙送给了我,我珍重的放在了我的小包包里。
和老板服务员道别后,我又一个人走在袛园的小道上,盘算着是去八坂神社还是吃抹茶冰淇淋去。一位美艳的舞妓快步从我身边走过,我反应过来时,她已经走到了我的前方。她的天鹅般的脖颈上涂着雪般的白粉,优雅而不失风情。
看着她我想起了《艺妓回忆录》中的一段话: “都说不是每个女人都有做女人的资格,活在世间的女子应该是精致优雅的,想象中的女子要么布衣布履漫步乡间却纤尘不染,要么浓妆粉黛美到心醉。“ 素净的房屋,街道,茶具,清酒,温泉,艳丽女子的背包,脂粉,木屐,折扇,风景纯白,眼神清冷。
511赞
发布于2018-10-17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全部评论(13)
- 1
-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