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独立”,不是一句让人催眠在自由喜悦里的口号,是一个承载着整个民族未来的使命。任何政策的推出和权力的角逐,都不应以触发民众的情感而作为刀锋,更不应以民生的未来而作为赌注。
写于一七年双十节 (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之后) 里斯本
南斯拉夫和苏联解体在我印象中只是课本上的历史事件,而这次轰轰烈烈公投事件却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同为伊比利亚半岛的加泰罗尼亚。除了地理距离的靠近,还因为我的几位好友正在巴塞罗那生活再加之葡萄牙电视新闻里每天的报道,使得我更为密切地关注事态发展。
(加泰独立运动领导人普伊格德蒙特)
公投前几日,在巴塞的好友和我说,如今加泰人整日就沉浸在公投的狂喜之中,每晚大家拿着锅碗瓢盆在阳台上敲打。九月三十日晚,不少加泰人就提前连夜赶赴投票点。公投当日,她的加泰男友清晨五点就早早来到投票现场。他们排在望不到头的队伍里,等待被马德里政府一次次攻克的网络系统重新修复。我看着新闻里加泰罗尼亚人挥舞着红黄相间旗帜的游行队伍缓缓前进,齐声高喊“votarem”(意为:我们将会公投),忽然不禁为他们对自己语言和文化的骄傲,对自己是加泰人强烈的身份认同而热泪盈眶。即使在我的看法里,依旧觉得十月一号的公投仅仅是一场加泰人民对独立心愿达到制高点的宣泄派对。
帕特里克亨利说,“不自由,毋宁死。” 这样一句如此浪漫的话摆在现实面前,对于追求独立的加泰人来说,这个代价是否大于死亡?没有中央银行的储备资金,没有自己的货币、军事、武力,在失去美国、法国和欧盟的国际奥援,就这样加泰罗尼亚以公投的形式开启了一条艰难的独立之路。从一号开始至今,公投后效应开始在西班牙蔓延:股市不断下跌,各大银行企业都做好了随时将总部迁出加泰的准备……自由的代价不单是被马德里警方橡胶子弹重伤后流淌的鲜血,更是加泰地区未来人民生活的迷茫困顿。反观独立后的克罗埃西亚,花费了十年时间才加入欧盟;而同样从南斯拉夫解体出去的科索沃,至今都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承认。从最初订立的公投成功48小时后宣布独立,延迟到“最快本周末宣布独立”,再到今日双十节刚刚宣布的“待用独立”,不难看出在独立建国这条路上,加泰政府正面对比想象中还要多的困难。
Cherie说,她的加泰罗尼亚老师是十分支持独立的,但是他不会去投票,因为他也不确定独立后的加泰会不会变得比现在更好。或许这正是多数加泰人内心的缩影。他们渴望独立,又担忧独立后加泰的形势危急。在理智与情感之间不断徘徊,产生了一种无比挣扎的微妙情感。
(渴求独立的加泰人民,在宣布“独立一会儿”之后的失落表情)
“独立”,不是一句让人催眠在自由喜悦里的口号,是一个承载着整个民族未来的使命。任何政策的推出和权力的角逐,都不应以触发民众的情感而作为刀锋,更不应以民生的未来而作为赌注。
冷静下来思考,加泰罗尼亚独立了, 加泰人就真的自由了吗?
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 (Referendo de independência da Catalunha)
2017年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于2017年10月1日举行,以决定加泰罗尼亚是否脱离西班牙而独立。此次公投由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发起,经自治区议会核准后举行;西班牙政府则依据宪法法院判决认定此公投为非法,拒绝承认投票结果,同时动用公权力阻止公投进行。
89赞
文章更新于2019-01-23发布于2019-01-19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