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四·二五革命”丨25 de abril
从里斯本市中心到贝伦的路上,你一定会看到有一座形似美国旧金山大桥的桥,它的名字叫做:四二五大桥(Ponte 25 de abril)......
我排在长长的队伍尾,身后同样是来参观里斯本市政厅开放日活动的两位耄耋老人,他们正兴致勃勃地聊起当年在非洲参军的经历。忽然广场上传来一阵熟悉的旋律:“Grândola, vila morena/Terra da fraternidade/O povo é quem mais ordena/Dentro de ti, ó cidade.... ”周边许多人随即也轻声地唱了起来。
这首歌歌名是《棕色之城格兰多拉》(Grândola, cila morena)。它的歌词简单,没有复杂悠扬的曲调,却只听见军队踏着整齐的步伐和群众深沉的歌声。四十四年前的今天,当时还是被归为禁歌的音乐忽然通过无线电台响彻了整个里斯本宁静的夜晚,就此拉开了四二五革命的序幕。
自1932年安托尼奥‧萨拉查(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就任葡萄牙总理后,对内开始实行严格的法西斯军事专政。独裁政府挟制了葡萄牙人民的自由。如同老大哥般的秘密警察机构(Polícia Internacional e de Defesa do Estado, 简称PIDE)对新闻媒体和艺术活动采取了严厉管控,他们用暴力铲除异己,镇压反对势力,限制了一切本该属于人民的自由权力。正如电影《里斯本夜车》中那一句铿锵有力的台词 “当独裁成为事实,革命就是义务”,四二五革命就是人民在长期压抑的社会下的一场集中爆发。在四月二十五日清晨,参与政变的军队趁着夜色占领里斯本。这一次革命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武力冲突,军人们手持一朵朵康乃馨来代替步枪,最终以和平的手段达到了革命的目的。这一场革命不仅推翻了长久以来的专制统治,解放了海外殖民地,更重要的是康乃馨之花就此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开启了葡萄牙民主化的道路。
参观完市政厅后,我步行来到罗西奥广场,那里早已聚集起了大量人群。广场上人们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发表自由宣言,只见从远处渐渐走来庞大的游行队伍。在欧洲很常见到各种各样的游行,但今天是让我感到最奇特的一次。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无论是葡萄牙人还是外国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诉求在这一天被人民大声地从心底里喊出。在他们之中,有独自一人高举加泰罗尼亚旗帜的示威者;有用来讽刺里斯本地铁工程进度缓慢的骷髅玩偶;有素食主义者;有反对巴西前总统卢拉入狱的声音;有公开承认自己是LGBT的同性恋;有希望取消学费制度的大学生;有提出关爱离异家庭孩子的单亲父母;有反对廉价劳动力的非洲移民;有葡萄牙共产党员......整座城市和它的公民像是在开一场属于自由的派对。
在密集的人群中我注意到有一位老人,他西装笔挺,精神抖擞,胸前还别了一朵康乃馨。估摸着他的年龄,应该也是当年萨拉查统治和革命运动的亲历者,他散发出鉴定的眼神,深感欣慰地挥舞着手中的葡萄牙国旗。不知为何,我望着他的笃定和从容觉得这一场景令人感动。
自由之不存,平等将焉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四·二五革命”,有一个为获得更平等自由的社会权利而想要呼喊出来小小心愿。有时只是时机还未到来。
游行结束后,我走在空旷的自由大道向上而行,由于今天的纪念活动,市中心禁止车辆通行。两旁的梧桐树郁郁葱葱,年轻人踏着滑板从彭巴尔广场一路向下畅通无阻地滑行。这一刻,我忽然深呼吸到一种自由的空气,也忽然不由自主地轻哼起《棕色之城葛兰多拉》的旋律......
由Nara Leao演唱的 Grândola, Vila Morena
写于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里斯本
106赞
发布于201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