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现代”的遗迹——切尔诺贝利
两年前看过一本书叫《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还记得一些片段。
“回家后我去跳舞,遇到喜欢的女孩,
我说:‘我们交往吧。’
‘有什么用?你是切尔诺贝利人了,我不敢和你生小孩。’”
引发核泄漏的爆炸只在一瞬间,悲剧却持续了几十年。
这次机缘巧合来到乌克兰,终于有机会造访这个曾经只在历史书里看到的地方。普里皮亚季这个小城本身就是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修建和运行而发展起来的,几万人在此安居乐业。
直到1986年4月26号凌晨1点24分,一声巨响打破了这里的宁静祥和,我想可能当时所有人都没想到会是如此严重的后果——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被国际原子能组织定位为七级,也是迄今为止的最高级。
历史上很多城市都遭到过重创,除去火山,地震以及海啸这种自然灾害,人为因素诸如屠杀,焚城,瘟疫甚至原子弹,也极少让一个城市彻底化为乌有,但这次核泄漏却让普里皮亚季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遗址。
城市原本的样貌早已面目全非,三十多年来这里渐渐被丛林覆盖,街道和房屋都被淹没在草木丛生中。
建筑里看到的全是死一般的萧索,碎玻璃破瓷砖遍地都是,剥落的墙纸和斑驳的墙皮随时都要掉落的样子,废弃的家具还有那些不值钱或者带不走的生活用品零乱地躺着,落满灰尘,暴露在空气里的金属,无论电表箱,灯罩,栏杆还是钢丝床都已经铁锈斑斓......
可以想象出当时数万居民在只有两小时的打包时间里匆忙撤离时的场景,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一别就是永别。
早晨八点打uber在基辅的Shuliavska St.5集合,街边楼梯旁有醒目的切尔诺贝利tour的标识,进办公室里核实一下护照信息之后坐车出发,我们的向导是一个中年乌克兰女人,英语流利但带着严重的俄式口音,非常考验听力。
靠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会有两道关卡,分别是30km限制进入区域的哨卡和10km禁区哨卡,从这里开始进入当年最严重的核污染区。
30km禁区哨卡
切尔诺贝利的列宁像是第一个标志性建筑,如果是两天一夜的行程,晚上会住在这旁边一家宾馆,据说宾馆里的墙壁粉刷都包含了防辐射材料。
从Monument of Those Who Saved The World雕像开始,跟随着向导的讲解,大家的思绪穿越32年的时光回到那场浩劫之中。
这个雕像展示了几个消防员,工程师,工人以及医护者,他们是第一批赶到4号反应堆爆炸现场的人,只不过他们都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几百伦琴的致命辐射。
之后的三个月里,最快的仅仅几小时内,这些人都因为辐射病而去世,但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将整个世界从核污染扩散的边缘拉了回来。
Monument of Those Who Saved The World
车子驶向了普里皮亚季和上的一座桥,沿着宽阔的水面往西北方向眺望,16公里之外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当时我以为只是远眺一下,没想到实际上这次的行程会直接到达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当年爆炸的那个)旁边,直线距离不超过200米的地方。
当年前苏联政府调用了50万人力,去处理核污染,他们中有10%最后都因为辐射病而死去,无论是军人,矿工,消防员,都以“清理者”的身份被世人铭记为英雄。
整个切尔诺贝利行程里最精华的部分还是普里皮亚季这个”遗迹”,可能是整个地球上历史最不悠久的“遗迹”了。
或者可用其他一些词来描述,寂静岭,末日废墟,遗忘之地,这个城市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些电影或者游戏里的场景,而且更加真实震撼。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人类消失之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那么这个小镇给出了最逼真最现实的答案。
无论从google map的卫星视图上看,还是我们亲自行走在小镇之中,你都会有一种感受,自然的力量正在慢慢覆盖人类的遗迹——这里的针叶阔叶林也开始一点点侵吞曾经人类生存的痕迹。
野生动物也开始繁衍生息,狼,野猪,驼鹿,狐狸,兔子这些动物都比灾难前的数量还要多。
幼儿园
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先后探索了镇子里的小学,游泳池,幼儿园,游乐场,音乐厅,超市还有酒店,脑海中只剩那么几个词在回荡:阴森,死寂,萧索,破败......
小学教室里的桌上,插图是列宁像的课本和沾满灰尘的防毒面具摊在一起,小学体育馆里的游泳池的水池已经干涸,池边墙壁上一个巨大的钟将时间永远定格在1点24分——那是4号反应堆爆炸的时刻。
幼儿园里的游泳池里还有水,可能是最近的雨水从天花板滴漏下来堆积的,许多房间里被随意丢弃的洋娃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恐怖片,游乐场的摩天轮已经锈迹斑斑,这一场景出现在许多游戏里。
音乐厅里非常昏暗,但隐约可以看见摆在舞台上的戈尔巴乔夫画像,还有沾满灰尘的三角钢琴,超市的一层有许多家具床垫,当时不愿意撤离的人们都在这里呆着,因为很方便拿取食物。
音乐厅
超市
而酒店是可以爬到楼顶去俯瞰这座废墟之城的地方,当时爆炸发生的两天后由核物理专家勒加索夫院士率领的科学家团队住的就是这里——普里皮亚季大饭店。
普里皮亚季大饭店
规定里所有的建筑都是不允许进入的,但官方和向导已经达成某种心照不宣:你可以进,别被我看到就行。
毕竟如果不能进入建筑内部的话,切尔诺贝利之行的观赏性会大打折扣,游客可能也就不愿意来了,而官方也不能公开允许游客团进入依然有轻微辐射的建筑内部,出了事儿谁负责?!
切尔诺贝利咖啡菜单了解一下
所以导游带我们进入建筑参观的时候,像是特种部队在执行任务——保持安静,脚步要轻,不要让警察发现,we only got 30 seconds time,follow me,let’s do it!内心戏满满的可爱向导想故意营造出废墟探险的紧张气氛吧。
在普里皮亚季大饭店的楼顶,可以看到东南方向3km左右的核电站,不晓得当年驻扎在这里的科学家团队看着反应堆大火依然没熄灭的核电站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码头望去静静的河面
小镇的最后一站是前往船坞码头,这里距离核电站的直线距离大约2km,32年前这里的辐射是0.2伦琴,也就是2000微西弗,最多时达到80000微西弗!
时至今日,我们的辐射探测仪依然会不停地响着蜂鸣警报声,靠近地表的地方辐射量是40微西弗,还是比正常空气多出了300多倍。正常空气的辐射量大约是0.12微西弗。
不过40微西弗的话对于短暂访问的游客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大家不用担心,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之旅是安全的。
向导跟我们说当年这里的居民被要求撤离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会是永远地离开家园。
很多食物都放在冰箱里没有带走,后来这些冰箱统一被军方埋在地下封存,猜猜是为什么?因为害怕老鼠吃了这些带辐射的食物产生变异!
离开船坞的时候,我从码头大厅里穿过,大厅里的彩色玻璃窗绘制着太阳以及月亮女神的形象,这可能是整个灰暗的废墟小城里唯一一抹鲜艳了。
告别普里皮亚季,我们直接前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真的没有想到此行会如此靠近当年爆炸的那个反应堆。
如今4号反应堆已经被巨大的半圆柱顶金属“棺材”所封印,保证100年之内不会再发生任何泄漏,所以整个切尔诺贝利区域内还是安全的。
4号反应堆前的纪念碑
这里天空开阔阳光灿烂,比起阴森的普里皮亚季,反而丝毫感受不到当年灾难的阴影。
还是非常惊悚的寂静岭style
32年过去,这座核电站和旁边的鬼城普里皮亚季,会一直提醒着人类,不要让灾难重演。
32赞
发布于2018-09-01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全部评论(12)
- 1
-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