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的源头是。。马其顿帝国?
自从嫁给了一个马其顿人后,我在家没少接受马其顿帝国历史的义务教育,而马其顿帝国创始人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也渐渐像当年诸葛亮《出师表》那样背的滚瓜烂熟。 两个人住在一个只有几百年历史的美国,丈夫老帕不厌其烦地看英文字幕的《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妻子我被迫接受马其顿千年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也算是文化交流的一绝。
不过我们两人在一个重要历史问题上从来无法达成一致:番茄炒蛋这道菜,到底是中国人还是马其顿人发明的?
我第一次去马其顿,住在了当时还是男朋友的老帕的父母家。第一晚传统马其顿大餐伺候,从烤乳猪到水果酒,吃得我撑得要吐。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心想做客不敢挑食,但早饭要是清淡点最好。下楼打完招呼,走到餐桌边坐下。老帕母亲端出早饭来,居然是一盘:番!茄!炒!蛋!
一瞬间那真是心潮澎湃、感激涕零:身隔千重山万重海,国外的男友老母亲居然为了自己学习中国料理,在马其顿这样足够异的乡也能吃上一口自己在上海的母亲常做的家常菜。连忙勺其放进嘴里:那熟悉的味道,鲜嫩的鸡蛋,微甜的番茄,然后。。。一个后劲,妈呀,那个辣啊!
仔细一看,确实是番茄炒蛋的加强版,里面隐藏了马其顿奇辣无比的长辣椒。老帕父亲笑眯眯地问我:还喜欢吧?这是马其顿的经典家常菜。
我:我们在上海也吃番茄炒蛋!不辣但几乎一模一样!
老帕不假思索地说:嗯,大概这是从马其顿传到中国的吧?
我在未来岳父母面前差点把嘴里的蛋给喷出来。
加辣椒的马其顿番茄炒蛋
原以为这是一场安排好的笑话,后来不得不承认人家确实是土生土长的。在我们马其顿婚礼后的一大早刚到酒店餐厅,华裔的宾客就冲出来朝我喊,早饭居然有番茄炒蛋!
这件事从此成为家里的一个重要“领土”问题。马其顿虽然是个小国,亚历山大帝国的千年历史还是摆在那里的,也算是欧洲的鼻祖。可中国也是上下五千年,说我吃着长大的番茄炒蛋是欧洲传过来的,也实在荒谬。不过多久,番茄炒蛋的争论还没有结果,我们就开始发现越来越多马其顿与亚洲菜谱的互相抄袭之嫌。
奥赫里德湖是马其顿最著名的度假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双标。既然在湖边,这一带的美食当然少不了鱼。第一天,老帕说要带我品尝当地特色,一种叫做Girici的炸鱼。等服务员端上来,我不由满脸问号:这难道不是上海油炸小黄鱼么?
Girici,马其顿的油炸小黄鱼
无独有偶,第二天我又在奥赫里德湖的餐厅发现了烤鳗鱼!虽然没有日本蒲烧酱,那味道那简直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便宜 - 20美元(140人民币)有一公斤的鳗鱼!在日本餐厅,20美元大概可以买一公斤鳗鱼下面的白饭吧。。。
这烤鳗鱼的劲头刚过,我马上发现当地鳗鱼的第二种做饭:鳗鱼汤。里面放了土豆和不知什么切碎的菜,让我吃出了黄鱼咸菜汤的家乡味道,在餐厅顿时要热泪盈眶。马其顿果然是我第二故乡,鳗鱼都做到这个份上了!
奥赫里德烤鳗鱼 - 20美元吃到爽
自那次奥赫里德之旅后,老帕越发爱国心膨胀,开始吹捧马其顿人当年传播欧洲的最早文化和希里语字母时肯定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说不定一不小心把菜谱传到了亚洲。而这两天疫情期间的家庭烹饪更加推波助澜,两人常常发现各自做的家乡味带来意外惊喜:
老帕某天想吃小时候妈妈常做的鸡汤饭,做完端出来,这难道不是海南鸡饭??连鸡心鸡胗都一起做了出来!
虽然鸡没切,马其顿的海南鸡饭还是名至实归
谁说老外不吃内脏,我老公拿手料理!马其顿吃法要加柠檬汁
某天我想做个上海春卷。春卷皮子没有就用西式酥面皮代替,白菜卖完了就买卷心菜,香菇太贵就用蘑菇。做出来的春卷一咬,跟我爸做的差了十万八千里,还没来得及叹息,老帕一个人在那儿吃得超感动:我老婆你哪里学的马其顿卷心菜卷饼(burek)!以后多做做!😅
做失败的上海春卷原来就是马其顿burek饼。。。
这样的故事在疫情烹饪期间没完没了。某天叫了个四川餐馆吃了顿回锅肉,老帕说这不就是马其顿蒜苗炒猪肉么,在家立马做了出来。改天吃了口泡菜,老帕突然震惊:难道我家的秘制腌菜已经传播到韩国了?
你说马其顿这样国家虽小,足球也没有冲出欧洲走向世界,竟然有那么多菜谱和中国乃至亚洲撞衫,的确让人怀疑当年亚历山大大帝和秦始皇是不是远房亲戚。
不过这个想法这两天被否决了 - 老帕说他不喜欢吃火锅。
果然不领略中华美食火锅精髓的人是不可能把美食传播到中国的。 😁
1赞
文章更新于2020-05-14发布于2020-05-14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