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许久的年味,终于在这个皖南小山村里找到了
【序】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朝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上元夜的长安城盛况,平时都要宵禁的长安在元宵前后三日不再戒严,城内大放花灯,游人如织,车马喧闹。可以想象这该是多么绮丽辉煌的夜晚,令人神往。此情此景,对于生活在一千多年后的我们来说,恐已再难复刻。那些传统的东西渐渐远离我们,过年再也没有了年味。然而,当我们走进黄山山脉一带,被山岭川谷隔绝于世的徽州古村落却还保留着千百年的民俗,在这里我们依旧能找寻到些许“火树银花合”的灿烂绮丽。
【山坳坳里的嬉鱼灯会】
徽州自古“山限壤隔”,地理环境所致,这儿在古时是中原士大夫等贵族躲避祸乱之地。中原文化与古越文化交织融合,再以“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为核心,在徽地发展出了一整套独特的徽州文化——有我们所熟知的徽派建筑、徽商、新安理学、徽派雕刻等等涉及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学科,包罗万象。有研究者推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写的便是徽州的某一村落。如此隐世之处,自然“民不染他俗”,徽州的民俗向来也因地处偏僻、较为封闭,世世代代未曾改变。
位于安徽歙县大谷运山中的汪满田村就有如此民俗,那就是已传承了200多年的“嬉鱼灯会”,是这处僻静山坳中最热闹最隆重的民俗活动。
去歙县本是为了另一个目的地,但就在出发的前一天,我无意中得知了汪满田村的“嬉鱼灯会”,还就这么巧,到达那天恰恰是灯会的最高潮——正月十六。
【鱼水与火石】
中国民俗的起源总与一些传说有关,鱼灯会也是如此。据说汪满田村西山上有一石塔,平滑如镜,村民认为此石乃村中火灾的祸根,称其为“火镜石”,遂以鱼灯的“鱼水”之意来克“火石”。数百年来,他们也一直坚信嬉鱼灯能给整个村庄和族群带来好运与平安。
这里还得友情提示一下,汪满田村位于歙县的一个深山坞里,地处偏僻,难以到达。自驾当然可行,不过需要绕过数座山岭,拐过十八弯的黑黢黢的山路,非经历头晕目眩不得以抵达,天气不好还会遇到山体滑坡,这一路的曲折艰辛唯有自己知道。
虽然这里在游客之中没什么名声,但依旧被各路媒体和摄影师挤得水泄不通,且村中街巷狭窄,一条小河贯穿而过,河边没有护栏——强调这一句是因为我亲眼见证有人只看热闹不看脚下的路,不慎落水,当然人没什么事,就是手机不见了。
总之,汪满田村实不是居家旅行首选。
嬉鱼灯会并非安排在春节,而是每年元宵节前后举行,从正月十三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日日夜晚举村欢腾,十六则是灯会的最高潮。村民每晚择吉时,在村中不同地点兴五个鱼会,待吉时一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花绽放,村民们吆喝着将大大小小的鱼灯抬起,一时人群涌动,热闹非凡。
嬉鱼灯会是徽州宗祠文化的体现,这五个鱼会每年都会按顺序轮流负责当年的“鱼王”灯制作和嬉游,但无论由哪个鱼会负责,“鱼王”灯永远都率先从村口的宗祠出发,其余四个队伍再接着跟上。
我们到达汪满田村时,村民还在祠堂前修补鱼灯,做最后的准备。鱼灯用棉纸所糊,竹架结构,身上绘红绿色彩纹,内部点上几十根蜡烛。而在所有的鱼灯中,唯有打头的那条鱼的两颗眼珠用上了灯泡,精光闪闪的,特别慑人。这条大鱼灯外形还酷似龙,大约也是取了“鱼跃龙门”的吉祥之意。
打头的鱼灯约莫六、七米长,由十数人抬着,伴着鼓乐锣响对祠堂点头摆尾三次,再沿着规划好的路线走街串巷,边走边舞。大鱼灯后跟着数条小鱼灯,还有儿童举着各色花灯紧随其后。我还注意到抬游队伍的尾部一律都是由小朋友负责,有时鱼灯队伍因为堵在巷子里而停驻不前,这些小孩也没有一动不动,还依旧特别敬业得左右甩着鱼尾,煞是入戏。
每当鱼灯队伍行至近期有嫁娶、生子等喜事的家门前,也会停下舞动一番,为家族祈福。这些家族事前除了为鱼灯会捐款外,还另添了一笔烛火钱,娶新妇的人家是为祈愿,而生子的人家则是为了还愿。
从村里不同方向过来的鱼灯队伍最后都要汇合到村中的广场上狂欢起舞,鱼灯、烟花、火把,照亮了整个村庄。正月十三至十五,在鱼灯会后,大家返回祠堂,开台演戏酬神。而在正月十六,所有的鱼灯都要游到村后的山上,对着“火镜石”摇头摆尾,祈求来年平安。整个活动约要从七点多进行到深夜。
“嬉鱼灯会”之所以能延续200余年还如此鲜活,最大的原因还是整个活动都由村中的年轻人主持操办,从制作鱼灯、活动通告、祭祀、舞灯到资金筹措,长辈几乎是不插手的。是以,这一民俗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才很好地得以传承。且过去只有族中男丁参与活动,如今甚至抬鱼灯这样的力气活队伍里都能见到女孩的身影,“嬉鱼灯会”何愁不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呢?
“嬉鱼灯会”最难能可贵的不是拥有如今日渐式微的“年味”,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传承,这才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根基。
144赞
发布于2020-04-27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