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ais-cite dentelle mode,法兰西的蕾丝是英吉利海峡的花边

Calais-cite dentelle mode,法兰西的蕾丝是英吉利海峡的花边

穷游精华Biu主

小藿香  ·  2020-08-30

加来(Calais),位于法国北部临海。

加来地理位置图

加来地理位置图

在地图上搜索加来,它是法国最靠近英国的一个城市,与英国的多佛尔隔英吉利海峡相望,彼此之间只有34公里的距离。加来距离巴黎大约235公里,但距离伦敦只有150多公里,甚至距离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也只有170余公里。从远近亲疏来说,加来与比利时、英国的关系都比与法国首都要密切得多。

加来的历史非常悠久,它于公元997年由法兰德斯伯爵将原本的渔村改建而来。同时,它也是相当命途多舛、战火纷飞的一个城市了。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英法百年对抗的历史中,加来都处于一线战场。追溯到1346年的克雷西战役,史书更多地着墨在法国伤亡逾万人,英国伤亡以百计这个结果,把它作为战争史一次以弱胜强的典范案例。但对于加来人,甚至法国人来说,在抵御英军围困长达1年之后,为解救弹尽粮绝的家园,那6位自愿投降作为人质的加来人,才是他们心中的民族英雄。

有时候,“投降”也是一种伟大,“示弱”也是一种勇敢。艺术家罗丹为此创作的群像雕塑现在仍然矗立在加来市政厅前最显著的位置。

《加来义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罗丹,1886

《加来义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罗丹,1886

后来到了二战时期,加来又一度被德国占领,成为德国攻击英国发射导弹的重要阵地,以至于加来临海的北部地区几乎被炸弹夷平,现在看到的城区基本都是重建区。

我会来到加来倒不是因为前面所讲的那些著名的战争历史,毕竟更北部的敦刻尔克在这一方面更为知名还有电影为其背书。我来到加来的原因要从纪梵希说起。

纪梵希在护肤界最出圈的产品就是它的墨藻珍萃黑金面膜、眼膜,我还没有用过,效果好不好我不好妄加评论,但动辄四位数的价格已经注定了这个系列有不平凡的颜值。纪梵希选用的面膜眼膜载体就是来自加来的手工蕾丝,勾勒着花卉的薄薄一层丝线覆盖在脸上,真是神秘又性感,美丽且温柔。

纪梵希蕾丝眼膜

纪梵希蕾丝眼膜

在我漫长的护肤历史中也是首次见到面膜以这种形式出现。在得知这是源自加来的手艺后,我就决定一定去实地看看这个法兰西蕾丝之都。

虽然作为法英一线战场加来吃了不少来自英国的苦头,但令加来自工业革命起得以谋生并享誉世界的这一门蕾丝技艺也得多亏了英国。

18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英国已经具备了使用织布机生产棉质蕾丝的工艺,而仅仅一海峡之隔的法国还停留在黑市交易原材料的阶段。但是英法战争的爆发大大制约了英国工业的发展,高赋税和此起彼伏的罢工潮使得英国的蕾丝制造商不得不偷偷前往法国发展。其中,来自诺丁汉的一批生产商、机械师和工程师选择到加来谋生。他们偷偷带来的,除了技术,还有当时先进的纱织机器。

加来最早的蕾丝工厂

加来最早的蕾丝工厂

最初的蕾丝制造商在加来城中采取多点小规模的运作方式,但由于夜间工作噪音扰民,这些工厂逐步迁移到了当时的乡郊的圣皮埃尔区(Saint-Pierre)。由于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使用,蕾丝工艺正式进入了工业制造时代,圣皮埃尔也开始繁荣起来,人口一度超过了当时的港口加来。直到1885年,加来和圣皮埃尔合并统称为加来市。 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加来就已经初步形成了蕾丝制造的产业链条,成为了法兰西乃至欧洲的蕾丝之都。在1905年左右的巅峰时期,加来有差不多500家蕾丝工厂40000余名工人操作着3000台机器生产蕾丝。 

Boulart兄弟于19世纪70年代在圣皮埃尔区的中心地带投资建设了一幢“凹”字型四层建筑,开启了一种新的工业生产模式:将厂房分租给不同的生产商运营,由建筑所有者集中供应各种能源。这样的模式不仅使得空间得到了非常合理的最大化利用,例如大家把较重的机器都放置在一二层承重空间;也令很多刚起步难以独立负担生产成本的小厂得以生存。这样的模式直到20世纪初都还在运行着,最多时容纳了80家厂商。

我觉得,这就是最早的孵化器呀。

为了纪念Boulart兄弟的这个蕾丝工厂孵化器,自1988年到1998年这十年间,政府进行了细致的规划,打算把旧厂房打造为一个可以展示蕾丝制造工艺、时尚发展历史和当地社会经济演变的地标。Moatti & Rivière建筑事务所接下了这个项目,利用三年的时间进行改造更新,在旧厂房一侧衔接了具有现代感的新结构。2009年,加来蕾丝时尚博物馆(Cite dentelle mode Calais)对大众正式开放了。

现在博物馆主要开放三层,一层主要用作大厅、餐厅和纪念品商店,二三层作为展示用。

政府决心做蕾丝博物馆,就要讲述完整的蕾丝历史,自然得先从手织蕾丝开始。

手织蕾丝最早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用纺锤和针制作,上百个线锤才织一小块蕾丝,非常耗时费力,价格昂贵,所以这些手织蕾丝最初多用于贵族的服装和饰品上。

饶是如此,手织蕾丝的工艺却还是不断精进、追求变化:材质越来越轻薄,并从简单重复的循环图案发展到钩织具有宗教意味的图画,更加具有文化艺术价值。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蕾丝展品是一人多高的一幅卷轴,描述的是国王加冕场景。精美绝伦,细致入微。人物的神态和场景的细节都刻画得十分到位,绝对代表着手织蕾丝工艺的技术巅峰。

到了机器生产蕾丝的时代,蕾丝在产量、质量、精细度甚至幅面等方面都有了肉眼可见的大提升。蕾丝不再是达官贵人们的专属,它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作为窗帘、桌布等日用品使用。但它在服饰上的应用,则尤其精彩、丰富。


甚至因为蕾丝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加来的城市进步,商业、房地产都伴随着工业兴旺发达了起来。

但与此同时,看着这些机器生产的蕾丝,我却很难再有面对手织蕾丝那种眼前一亮的惊喜和为之赞叹的艺术感。生产能力提高之际,我们也遗憾地失去了手作的温度和匠人赋予作品的灵魂。

博物馆保存了几乎是蕾丝工厂时期全部的机器和零件,堆在墙角的模板和边角料都好像是工人前一天下班时才留下的未完工作,影像资料就在工厂墙壁上投影,展示蕾丝生产的全过程,给你360°无死角的体验。

相比主旋律蕾丝,时尚的部分稍显单调,不如平时看看时装周来得有意思。

但博物馆的布展还是费了些心思的,包含的蕾丝与时尚两部分内容恰好在建筑的新旧两边进行展示,用装饰着蕾丝的脚印和手势指引方向,空间划分一如“工厂孵化器”时期的合理。

走出博物馆,天还没有全黑。正好看看新建筑的外立面。才发现外墙上的图案是蕾丝机器上使用的木制模板,弹簧形状的围合的空间做了精巧的绿色园林,玻璃窗上的倒影呼应着老建筑,这一切的巧思让我刚刚在博物馆中看机织蕾丝时的那一点惋惜一扫而空。

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哪怕一心追求大发展的人们在经历了冰冷的机器时代后也终回归初心,为城市和自己留下一些珍藏的独家记忆。


#法国#加来#博物馆之旅

穷游精华Biu主

小藿香

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微博:小藿香

微博:小藿香
关注
取消关注

224赞

文章更新于2020-08-30发布于2020-08-30

收藏
分享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小藿香的Fun Club

从规划的视角看城市和建筑; 探索地域特有的艺术和美食

订阅
取消订阅

全部评论

有什么想说的嘛?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文章

Fontainebleau-与其啃一部枯燥的法国史,不如到枫丹白露走一遭

在地名的翻译史上有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其一是诗人徐志摩翻译的意大利Firenze地名“翡冷翠”,另一个就是朱自清先生翻译...

《巴黎8分钟》究竟都说了些什么?

2021年8月8日,在东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法国接过奥林匹克旗帜,正式成为第33届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东道主国。这将是...

这座全球艺术宝库闭馆翻新,可能得等7年!

自2023年开始,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将进行闭馆修缮,预计2027年,赶在蓬皮杜50周年之际重新开放。

Palais Garnier-歌剧里的歌剧院,史上最早的竞标建筑

法国人,尤其是巴黎人,去剧院看歌剧舞剧是他们的传统和爱好。

带5个月大的娃娃游巴黎,攻略分享

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五个月大的胖宝的巴黎游,说说带娃游巴黎的苦与乐。出行前听好友说,欧洲的城市对出行都特别友好,因为她曾经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