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封图

首都博物馆“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观后感

穷游精华作者

意适然  ·  2020-01-21

现在天坛附近的法华寺已经不存在了,保留了地名。

现在天坛附近的法华寺已经不存在了,保留了地名。现在天坛附近的法华寺已经不存在了,保留了地名。首都博物馆举办了“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这场展览的宣传是“为青少年受众量身定制学习性和互动性强的社教活动”,然而成年人去参观,也能学习到非常多的知识。这个观后总结真的很难写,展览主题听上去切入点不大,只是在说“北京中轴线”,实际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建造都城,北京元明清建城的宏大内容。这个展览想学透和写透,那能写一本厚厚的书了,我也没有那个知识水平,就讲讲我看到的重点吧。




首都博物馆“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

首都博物馆“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


北京的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城市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脊梁和灵魂,严谨、中庸、有序,体现了尊卑有差的价值观以及天人合一的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都城建设上的反应。

➡️ 中国古人建城的居中观

《荀子·大略》:“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吕氏春秋》说:“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则国之中而立宫。”中国早期古人建城的居中观,来源于对北极星的崇拜。

中国古人发现,在斗转星移的过程中,北极星是岿然不动的,于是将它看成宇宙的主宰——帝星。中国古人认为天界是以北极帝星为中心,以“三垣、四象、五宫、二十八星宿”为主干构成的庞大体系。北极作为天之中心,天帝在这里设紫微桓而居之,施政于天下;作为天子,皇帝的京邑必须效法上天,把宫城建于地的中心,形成四方对中央的拱极之势。

➡️ 中国早期的都城中轴线

中国的古代人没有明确提到“中轴线”这一词汇,但是纵观传统建筑和城市格局,可以隐约看到“轴线”的存在。

至少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聚落布局和房舍建设中表现出了中轴对称意识,体现在先民的居所格局和祭祀祈祷活动中,渗透在古人的崇拜和信仰中。


“居中观”与国家建立的合法化、神圣化联系在一起,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思想。《周礼·考工记》把“营国制度”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 元大都中轴线

金中都(金朝的都城中都),是北京建都之始。1214年,金宣宗离开中都,南迁到达汴京,中都作为金朝都城共61年。1215,金中都被元太祖成吉思汗攻陷,城池遭受毁坏。金中都呈正方形,位于今北京西城至丰台一带,北城墙在复兴门内大街以南大约500米。

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营建大都。营建大都时,先在全城的几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阁”,然后以此为基准向四面拓勘城址。

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地图

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地图


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皇城并非以大内宫城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在中心之阁西面,为鼓楼、钟楼,是全城的报时机构。钟鼓楼之西为积水潭,是元代漕运终点。至元九年命名为“大都”。元大都的规划建设基本恪守《周礼·考工记》提出的理想模式,又因地制宜,营造出一座举世闻名的宏伟都城。

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墙全长60里又240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各城门的命名都与《周易》卦象相关,我逐个对比了一下元大都的城门和现在北京的地名,其中:北垣东安贞门;北垣西健德门,东垣北光熙门,这三个地名,现在还用。西垣正中为和义门,是今西直门;西垣南为平则门,是今阜成门;东垣正中为崇仁门,是今东直门;东垣南为齐化门,是今朝阳门;南垣西为顺承门,是今宣武门;南垣正中为丽正门,是今前门;南垣东为文明门,是今崇文门,以前也称哈德门。西垣北为肃清门,如今不存在,位置在明光村。

大都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城墙中央丽正门起,经皇城正门棂星门、宫城正门崇天门、宫城内大明殿、延春阁、出厚载门、御苑,经海子桥至大天寿万宁寺(这个寺现在已经没有了)中心阁,是规划的南半城长约3.9公里的中轴线上的建筑。皇城的东西两侧按照“左祖右社”的布局,建造了太庙和社稷坛。

元大都平面示意图

元大都平面示意图

元大都平面示意图

元大都平面示意图


中书省官员刘秉忠为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郭守敬担任都水监。在北京万寿寺(今北京艺术博物馆),郭守敬纪念馆中,都有关于北京建城的历史介绍。如果没有郭守敬解决北京旧城内用水的问题,城市是没法建造的。

图为元大都宫殿复原模型。元大都宫殿由两部分组成,前为大明殿,皇帝在此举行登基、正旦等大型礼仪活动;后为延春阁,是皇帝和后妃的起居之所。此模型前为大明殿,后为其附属的三所寝殿,左名“文思殿”,右名“紫檀殿”,前后两组建筑以廊柱连接,浑然成一整体。这种“工”字形的建筑平面布局,是宋元时期的典型样式。

元大都宫殿复原模型

元大都宫殿复原模型


➡️ 明清北京中轴线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明朝北京的中轴线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又继承,整体轴线架构更加明确,皇城地位进一步突出。建紫禁城宫殿、太庙、太社稷(中山公园)、万岁山(景山)、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十王府、皇太孙府、五府六部衙门和钟鼓楼(之前的钟鼓楼在元代末年已经毁了,明代建的钟鼓楼位置和元代位置不一样),同时将城墙南段南移800米,以修皇城墙。迁都后在南郊修建了天坛和先农坛。在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抵御蒙古,修建了南城,形成“凸”字型的北京城。

以前北京人说:“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民间小曲《画扇面》中也有这句词。“里九”指的是内城的九座城门;“外七”指的是外城的七座城门;“城四”指的是皇城的四座城门。“九门八典一口钟”指的是内城九个城门中,有八个城门楼子上挂的是“典”,一个城门即崇文门上挂的是“钟”。“钟”和“典”都是报时工具,“钟点”就是这么来的。

说句题外话,北京话说到地名,有的带儿化音,有的不带。皇城的四座城门、内城的九座城门都不加儿化音;外城的七座城门,只有东便门、西便门、广渠门加儿化音,因为东便门和西便门是偏门,广渠门规模比较小,其他都不加儿化音;元大都留下的三座城门中,只有光熙门加儿化音,其他也不加儿化音。至于光熙门为什么加儿化音,已经无从考证了。总之,北京话的习惯是重要的东西不能带儿化音。

明北京城地图

明北京城地图


明清的两幅地图细看可有意思了,会有很多新发现,还会了解到平时熟悉的地名曾经是什么样,在上面找到如今已经不存在的建筑名称,找到自己家和自己单位所在区域或街道在明清时代的名字。

图为现在西单附近。找到了李东阳的宅院;也知道原来京畿道明朝就有!

图为现在西单附近。找到了李东阳的宅院;也知道原来京畿道明朝就有!

在图中找到了传说中锦衣卫的办公地点,就挨着现在的西交民巷。

在图中找到了传说中锦衣卫的办公地点,就挨着现在的西交民巷。

现在天坛附近的法华寺已经不存在了,保留了地名。

现在天坛附近的法华寺已经不存在了,保留了地名。


清朝顺治定都北京之后,下令“宫维依旧”不许毁坏明都城的一草一木,几乎沿用明朝的北京城,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如果听过刘宝瑞的单口相声《刘罗锅》,就讲到过这点。将内城划作满城,内城成为八旗专属居住区,令汉人统统迁往外城居住。乾隆年间,轴线对称再度被发挥,重修寿皇殿,建造景山。至此,北京中轴线完整建成。

清乾隆时期北京地图

清乾隆时期北京地图

清代紫禁城及周边。

清代紫禁城及周边。

现在海运仓、南新仓,这些地名依然在用。以前很多王府,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和敬公主府还在。

现在海运仓、南新仓,这些地名依然在用。以前很多王府,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和敬公主府还在。

图中的驯象所,明清时专门驯养皇家仪仗队所需要的大象,民国为资政院,现在为新华通讯社办公地址,我党地下党曾在此开会师大会。而宣武门的天主教堂,始建于明朝,后几次修建。

图中的驯象所,明清时专门驯养皇家仪仗队所需要的大象,民国为资政院,现在为新华通讯社办公地址,我党地下党曾在此开会师大会。而宣武门的天主教堂,始建于明朝,后几次修建。

现在金融街街区,广宁伯街、丰盛胡同,名称依然沿用,劈柴胡同改名为“辟才胡同”。

现在金融街街区,广宁伯街、丰盛胡同,名称依然沿用,劈柴胡同改名为“辟才胡同”。

现在西城区赵登禹路附近。白塔寺、帝王庙、广济寺,依然保留。几个王府都没了,好可惜。

现在西城区赵登禹路附近。白塔寺、帝王庙、广济寺,依然保留。几个王府都没了,好可惜。

又到了东城区一带,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北兵马司、棉花胡同,这些地名还在使用。

又到了东城区一带,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北兵马司、棉花胡同,这些地名还在使用。


➡️ 北京中轴线模型

最南端为永定门箭楼和城楼,往北过天桥,西侧是先农坛,东侧是天坛。从天桥继续往北是正阳门箭楼和城楼、大清门、过金水桥,为天安门、端门、西侧为社稷坛、东侧为太庙,继续沿着天安门往北,进入现在故宫的部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坤宁宫、神武门,然后是景山(万春亭)、地安门、什刹海的万宁桥、鼓楼和钟楼。


*永定门

永定门为“永远安定”之意,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后增加瓮城。清朝乾隆年间,增加箭楼。现在的永定门是复建的。

*先农坛

先农坛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先农、山川、神祇、太岁诸神以及亲耕的地方。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就高度重视农业,从周代就有天子亲耕的历史。

*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起初为“天地坛”,用于天地合祀,嘉靖年间,改为天地分祀。

*天桥

天桥位于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天坛路及永安路四条街道的交汇点上。明清时期天桥是皇帝祭天坛与先农坛和出永定门巡幸、狩猎的必经之路。因此,被称为“天桥”。后桥下河流拥塞,就没有桥了,只有地名了。

*正阳门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因位于皇城和紫禁城的正前方,俗称“前门”,是北京规模最宏大,规制最高的城门。正阳门箭楼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撵,又有“龙门”之称。百姓如果从正阳门进内城,需要绕到瓮城东西两侧进入。前门大街一直是北京繁华和著名的商业街,有很多中华老字号,如今也存在。

前门老字号

前门老字号

前面大街&正阳门箭楼

前面大街&正阳门箭楼

正阳门&正阳门箭楼

正阳门&正阳门箭楼



*大清门

大清门在明代被称作“大明门”,清代被称作“大清门”,民国被称作“中华门”,1957年扩建天安门的时候被拆除了。

*天街

天街,就是现在的长安街,是天安门前的横街。从天街到大清门有“千步廊”,清代的“千步廊”东西各有144间,共288间,现在已经拆除。

*天安门、从午门到神武门

天安门是中轴线的皇城正南门。再往北,为紫禁城,从午门到神武门。

*景山

景山是用挖护城河的淤泥和泥土,拆除元故宫的渣土所建,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主要是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

*地安门

地安门始建于明代永乐称为北安门,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明清两代皇帝北上出巡,大多要从地安门走。皇帝祭祀地坛,也走地安门。地安门的门洞方方正正,天安门的门洞为半圆形,寓意“天圆地方”,地安门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

*万宁桥

是元代漕运进入积水潭的必经之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万宁”是江山安宁永固的意思,民间习惯叫“海子桥”。万宁桥是最没存在感的地标了。我甚至想不起来什刹海的哪座桥是万宁桥,春节期间,特意前去一探究竟。万宁桥是南北向的一座桥,就在敕建火德真君庙往南,桥的北侧通向鼓楼,所以虽然从这里经过,只拿这段当成普通马路,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座桥。

万宁桥

万宁桥


故宫太和殿房檐上面的“仙人走兽”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是:骑凤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戗兽。只有太和殿才是这个规格,其他建筑的没有这么多神兽。

故宫太和殿房檐上面的“仙人走兽”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是:骑凤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戗兽。只有太和殿才是这个规格,其他建筑的没有这么多神兽。

斗拱。中国古代建筑不用钉子,靠的就是卯榫结构。

斗拱。中国古代建筑不用钉子,靠的就是卯榫结构。

斗拱。中国古代建筑不用钉子,靠的就是卯榫结构。

斗拱。中国古代建筑不用钉子,靠的就是卯榫结构。

斗拱。中国古代建筑不用钉子,靠的就是卯榫结构。

斗拱。中国古代建筑不用钉子,靠的就是卯榫结构。

绿釉琉璃正吻

绿釉琉璃正吻

“乾隆年制”绿琉璃滴水

“乾隆年制”绿琉璃滴水

清代兽面绿琉璃瓦

清代兽面绿琉璃瓦

清代黄琉璃兽头

清代黄琉璃兽头

清代黄琉璃龙纹瓦当

清代黄琉璃龙纹瓦当

金砖。宫中使用的金砖主要产自苏州。历经数百年,仍光滑可鉴。

金砖。宫中使用的金砖主要产自苏州。历经数百年,仍光滑可鉴。

不同形状屋顶名称

不同形状屋顶名称

不同形状屋顶名称

不同形状屋顶名称


#北京

穷游精华作者

意适然

笑点低。

公众号:八节滩头上水船
微博:我的ID是Yolanda
关注
取消关注

117赞

文章更新于2020-02-05发布于2020-01-21

收藏
分享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八节滩头上水船

分享旅行中的感想、日常生活中的美景和点滴、人文艺术信息

订阅
取消订阅

全部评论

有什么想说的嘛?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文章

京城春日赏花地图

北京的春天很短,但也很美。长安街红墙边的白玉兰,明城墙盛放的梅花,颐和园西堤的山桃花,故宫慈宁宫的海棠花……追花就从现在...

故宫博物院特展:蔡国强《远行与归来》艺术展

这次的艺术展是北京冬奥组委和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在展览开始就有朋友特意告诉我然而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蔡国强是谁,还想这人是干嘛...

怎样规划故宫的行程?——来自一位N刷故宫的观众实实在在的建议

N刷故宫的观众就是我!网上故宫的攻略铺天盖地,但相当一部分存在问题:要么总结的内容局限于自己参观的一两次经历;要么把网上...

为什么面包和馒头价差这么大?打卡5家北京面包房我得出了答案

面包,是现代人日常接触非常多的食物之一。其实面包并不是近代才进入中国家庭的。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发明了面包,在清末...

四月鲜花主场是谁?郁金香盛开,北京市区自驾1小时坐拥千亩花田

北京人周边游总喜欢去有山有水的昌平延庆,不过这个周末发现顺义区真的很赞啊。途径的公路旁就是大规模的果园和二月兰花田。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