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的夜里静悄悄 | 从开罗到开普敦

部落的夜里静悄悄 | 从开罗到开普敦

边是边疆的边  ·  2018-12-12

我从未想到会和Gayo再次相遇。那个住在埃塞俄比亚低奥莫山谷,一辈子生活在部落的女人。

听说Jinka有一个部落的市集,我一早换了好几辆车前往那里,司机总会把车停在路边的小吃摊旁,只见小贩们把食物从窗户里递进来,乘客则不用下车。我爱极了这样的方式,如果心情不错,还会多买上一些食物,分给身边的人吃。因为分享,车里总是被欢声笑语所包围。

车再次停住,一些人围了过来,这一次窗外没有手捧水果和小吃的小贩们。我正低头轻声念着孤独星球上的一段文字介绍,因为不熟悉地名,读起来有点笨拙:“奥莫山谷的市集每周四在Key Afer……举办”。

“Key Afer?”我重复道,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有趣的名字,连忙抬头问:“这是哪儿?”

“这儿就是Key Afer”,司机那侧的车窗外一个短发小伙子说道。“今天是周四”。

“你确定在这里下车吗?Miss”,司机反复的问了几遍已经在取行李的我。

“十分确定。”

1.

>低奥莫河谷---Key Afer<

埃塞俄比亚拥有着奇特无比的文化,近百年前民风彪悍的埃塞人把意大利人打的落花流水被迫撤离,这也是非洲大陆上唯二未被殖民过的国家之一。如今埃塞人提到这段历史便会油然升起一股发自内心的自豪与骄傲。

不仅如此,在这个国家的西南部------广阔的低奥莫河谷,直到今天仍旧生活着十几个部落族群,保持着原始生活传统。虽然少有人烟,人们却在这里发现了远古人类学遗迹,几千年以来,土著部落的一些习俗和传统几乎被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他们中的一些族群仍旧与世隔绝,而另外一些人由于旅游业的开发已经开始依靠游客生存。很多人依靠农业与畜牧为生,干季依河而居,雨季则返回草原。部落的土著们仍旧会在身上涂涂抹抹一种厚厚的黏土,而黏土的颜色根据涂抹的位置不同意义也不同:仪式的举办,防御疾病,吸引异性的注意,与族群间的亲密关系,当然如今也为了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African ceremonies》一书中对低奥莫山谷的Surma 部落的简介

《African ceremonies》一书中对低奥莫山谷的Surma 部落的简介

几年前我开始关注部落生活,虽然仅仅在几部纪录片和照片中见到过他们的身影,却深深的吸引着我,对部落隐没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开始沉浸在探险生活的幻想之中:在族人们的带领下学习打猎,烧火做饭,还会用彩色的颜料在身上涂涂画画,节日时戴上族群的传统面具,学着听起来野性十足的的语言……

想要游览低奥莫山谷,小巴似乎是少有的交通工具,再不然就是报团,昂贵的旅行团需要交纳几百美金,就能在几天之内带你看遍几个极富特色的部落:坐车,拍照,合影,然后在短暂的讲解部落生活文化后继续赶往下一个地方。我不排斥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行,但更希望能融入他们的生活日常,如果可以,我想走进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的朋友。

车从我们身旁驶过,刮起一阵灰土,只留下凭着一股冲动下车的我,Haila,还有放在地上的行李。这个刚才站在车窗边回答我的年轻人向我推荐自己,希望成为我的向导,我记下了他的手机号。

我找好住处放下行李,迫不及待的走到“周四市集”中去,市集已是一片热闹的景象,尽管他们的穿着符合我曾经对部落的想象,但市集一角售卖纪念品的摊位有令人不得不“出戏”,“这毕竟是个游人爱来的地方啊”。我静静地坐在几个卖鸡蛋的Banne族妇女旁边,似乎上前询价的都是女人,有时她们在比划着什么,想必是在讨价还价。最终四个鸡蛋用了10比尔成交。

在进入菜市场之前我就谨慎的收起了相机,时间还长不着急拍照。有时几个部落的妇女会故作羞涩的扯扯我的围巾,尽管语言不通,但我明白她们想让我把这条围巾摘下来送给她们。

周四市集

周四市集

Key Afer有红色土壤之意,是前往部落聚集区的中转之地,常年干旱,此时又恰逢旅行淡季,很少遇到其他游客。晚上遇到两个日本人----Hanna和Youda很是开心,他们已经参观了一些部落。Youda买了一只活羊带去他们的向导一肖家。在小羊死去的几小时前,我和Hanna不停的拔草,“请你再多吃点吧“我对它说,不敢看向它的眼睛。

Key Afer的一家肉铺,墙上的画让我误以为走进了卡通片

Key Afer的一家肉铺,墙上的画让我误以为走进了卡通片

几个小时后,围坐在篝火旁的人们其乐融融,摇曳的火光映照出每个人满意的笑容以及嘴边泛着的油光。

那天傍晚,我打通了Haila的电话。


2.

>初遇<

“带我去部落吧,你来做我的向导“,Haila愉快的同意了。

我们立马开始准备前往部落的“见面礼”,“茶,豆子,盐”,他想了想,“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带酒”。Haila来自Tsemay部落,属于部落的New Generation,接受过完善良好的教育,英语流利,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早已不再身着传统服饰,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走出山谷走向现代生活,还有一些走进了旅游业,成为参观部落的向导。尽管最初我对他有着戒心,但那晚几瓶酒的畅谈后,我把他当成了朋友。我告诉他我想去一个从未接待过外国人的家庭。

我的向导Haila

我的向导Haila

Key Afer附近生活着三个部落Banna, Hamer,还有Haila所在的Tsemay 。Banna与Hamar是近亲,不管在文化,语言,还是生活习俗上二者密不可分,就连穿着打扮都很相似。

那便是我第一次见到Gayo,她在不远的地方站着望着我,虽然好奇,眼神里却充满平静与柔和。他们的家十分隐蔽,骑着摩托在崎岖不平的红土地上开出很久后,Haila停了下来,带我走进路边的灌木丛,这里居然隐匿着一条小路,路的一旁则是精心编制成的篱笆,Gayo一家如此小心又充满智慧的保护着自己,篱笆上布满了荆棘,令人生畏。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打开了一扇隐蔽极好的篱笆门。那是她最小的女儿。

那片空地之中有两间屋子,近看都是用茅草和着泥巴做成的,一间Gayo一家住,另一间则属于已婚的大儿子。我们坐在茅草搭成的“凉亭”下,立马凉快了起来。尽管在低奥莫河谷,见到外国人早已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了,但到家里做客的还是少数。

Gayo住的茅草屋

Gayo住的茅草屋

Gayo的几个小女儿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时好奇而羞涩的看着我,眼神相遇时,我总会扮个鬼脸逗她们开心。在地上坐了很久,我隐隐的感觉好像已经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并没觉得太陌生。我带着那么多问题而来,现在却什么都问不出来。

Gayo的家人倒是带着许多疑问,于是Haila不停得帮着翻译说我从哪里来,为什么来这里。在这样陌生的环境中,我变得更像一个小孩子了,跟着她们“咿呀学语“,凉亭下充斥着我们的笑声。这笑声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与之而来的还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幻想中的部落生活并没有出现,但就这么待着也挺好的。

Gayo的小女儿总会羞涩的看着我

Gayo的小女儿总会羞涩的看着我

Gayo的小女儿开始磨豆子,看起来简单的动作但却要耗费很大的手劲儿,我试了试不一会就累的手臂酸痛只好放弃。Gayo也开始忙了起来,她坐在地上磨山羊皮,那是她的裙子。Banne族的女人们有些喜欢赤裸着上身,也有人喜欢穿不知从哪淘来的T恤,但她们都会用牛皮或羊皮制成的裙子裹上腰身。

小女儿在磨豆子

小女儿在磨豆子

她们比我想象的会打扮的多,生活在野外恶劣的环境下丝毫没有减弱每个部落女人爱美的心,似乎身边的东西都能用来打扮自己。她们还会佩戴珠子或贝壳串成的项链,铁手镯。已婚妇女在脖子上戴着“esente”,那是一种用皮革包裹的金属项圈,同时也是订婚礼物,代表着丈夫的财富,妻子要终身佩戴。

有人认为有人认为Banne的近亲----Hamer族的女人是低奥莫河谷最美丽的女人。Gayo的几个女儿都很美,她们把头发编成好几缕辫子,每一簇都很短,那是用赭石和脂肪混在一起梳至而成的,这样的头发被称为“goscha”,象征着健康和幸福的生活。她们常常在身上和头发上涂着油棕色的涂料,褐色的皮肤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Gayo的大儿媳妇,她们比我想象的会打扮的多

Gayo的大儿媳妇,她们比我想象的会打扮的多

Banne族妇女

Banne族妇女

“到屋子里看看吧”,Haila提议说,身体近乎要弯曲九十度才能勉强走进去,茅草屋里一片昏暗,只能借着几处照射进来的阳光看清墙上的挂着的东西:葫芦瓢和一些常用的工具。地上只有几张薄薄的牛皮并列排在一起,下面便是到扫的灰尘尽无夯实后的黄土地。这就是他们睡觉的地方吗?一张牛皮不会冷吗?

Gayo的老公----一家之主则独自睡在屋子的另一头,横了过来,“床位”也高出一些,很明显这一切象征着父亲在这个家庭里的地位。茅草屋里的空间虽不大,却井井有条。

一家之主的床位独立出来,表明他在家中的地位

一家之主的床位独立出来,表明他在家中的地位

墙上的挂件

墙上的挂件

“住下来吧,Gayo在邀请我们,你考虑下?”Haila在我从屋子里钻出来后问道。我确实在心里做了一番思想斗争,虽然在路上的日子睡过不同的地方,但这样单薄的牛皮我可以吗?晚上会有虫子吗?很快我做出了决定,就算第二天被咬到浑身是包,这份邀请来自Gayo的信任,也是难得近距离接触他们的机会。

太阳快下山了,Gayo的老公忙完了一天的劳作回到了家。他羸弱的身体有些弱不禁风,眼神中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野性和方刚,看起来是个温和的人。Banne部落实行一夫多妻制,但我并没有看到他的另一个妻子,想来Gayo是他的唯一。

落日前的一个小时是拍照光线最佳的时间,小女儿拿着水桶开始往外走,小女儿弱小的身躯却好像承担了许多重活儿,“她们都是这么长大的”,Haila指了指其他几个更大的女孩。

我提出要和小女儿一起去打水的请求,我理所当然的认为取水的地方一定在不远处,却没想到一个来回走了四十多分钟,打上来的水是浑黄色的,应该说整条小河里的水都是这个颜色,像是浑浊着泥沙却永远都沉淀不下去。Gayo一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做饭甚至做饮用水。我当然错过了最佳的拍照时机,但取水的状况令我陷入沉思。

打水要来回走上四十分钟,打上来的水是浑黄色的

打水要来回走上四十分钟,打上来的水是浑黄色的

在黄土地上的几块石头上架起一口锅,下面放些木柴点燃后就可以生火做饭了。大家坐在地上喝了起来,一杯接着一杯,在酒精的作用下每个人变得更开心更健谈了。“我跟你说过吧,最重要的礼物是酒”。Haila看了我一眼,得意的说道。

几块大石头上架起一口锅,就能生火做饭了

几块大石头上架起一口锅,就能生火做饭了

入睡前,每个人走到距离茅草屋比较远的地方如厕。我注意到Gayo的老公的头枕就是白天坐着的小木凳子,原来它还有枕头的作用,据说这样会防止头发接触地面,进而保护男人头上的粘土假发。市集上见过男人们近乎人手一个。

男人们用的木凳晚上也当做枕头来用

男人们用的木凳晚上也当做枕头来用

夜里我躺在屋子最边上的角落,却迟迟无法入睡,屋子靠近我的一角开了个洞,风嗖嗖的往里灌,我抱紧身体,近乎零度的气温我身上却只有一件T恤以及一条单薄的毯子。那晚我一夜没睡。清晨天微亮,Gayo已经起床给家人熬咖啡了,我和Haila喝完咖啡,等接我们的摩托车到了以后才离开。尽管有很多不舍,但因为彻夜未眠,完全打不起精气神。

正在煮咖啡的Gayo

正在煮咖啡的Gayo

Gayo二儿子的媳妇儿

Gayo二儿子的媳妇儿

告别Gayo家人

告别Gayo家人


3.

>再次相遇<

几天后,Haila带着我去了另一个部落市集,事实上许多市集是极其相似的,但我仍想四处转转,看看人们都在市集上做些什么。我对Haila说我好像看到了Gayo,可这里距离她家十多公里,她们总是步行去赶集,想来是不会走这么远的。

这个女人仿佛也注意到了我,她从人群中站了起来,一副惊讶的表情注视着我,我定睛一看,是Gayo!真的是她! Gayo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在莫大的低奥莫河谷再次相遇,一定是上天安排的缘分。我激动的紧紧拥抱着她,对着她一个劲儿的傻笑,Gayo也开心极了,她拉着我的手走到族人中间,坐了下来。周围立马产生了一阵小骚动,不断有人和Gayo说着些什么,我虽然听不懂,但想来是好奇我们是如何认识的吧。我问Haila:“他们问的是这个吗?”他使劲的点了点头。

再次相遇

再次相遇

喝酒这件事儿,好像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都显得无比重要,喝个尽兴,再联络联络感情,Key Afer附近的市集都是一周一次,大概就是因为这样,不管多远,Gayo都要倔强的走上十几公里和族人坐在一起喝喝小酒吧。

自酿的高粱酒盛放在一个圆形葫芦瓢里,每喝一口,Gayo都要往空地上吐几下高粱皮儿。几个小孩子跑来想摸摸我的包,Gayo朝他们大吼了一声,孩子们立马跑开了。尽管这么说有点不合时宜,但在这一刻我好像离Gayo的心更近了,她把我当作自己人。Haila说因为Gayo生的男孩多,她在族人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也很高。

市集上的男人们,喝酒时大家都会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

市集上的男人们,喝酒时大家都会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

Gayo邀请我回家再住一夜,我不舍得她走路,打了一辆突突车回去。突突车缓慢的开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每当看到路边背着小背篓的部落妇女,Gayo就会探出头去和她们寒暄几句。

我又回到了那间茅草屋,此刻这儿就是我安在山谷里的家。夜里静静的,没有灯光,只有星空和虫鸣作伴,月光皎洁而柔和,彷佛有了这样的光,在入夜后的山谷里永远都不会迷失方向。我们围坐成一圈,语言仿佛并没有阻碍我们之间的沟通,很多时候我不会让Haila帮忙翻译,我大概能猜到他们所想表达的意思。

Gayo一家已经拿出了最好的给我,我低头用手抓了口饭吃。那一瞬间像是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了人类几千年前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原始而朴素,魔幻的令人分不清虚实。

电影《上帝也疯狂》中布须曼人(Bushman)一家人夜晚吃饭的画面截图,也是我在Gayo家吃饭的真实写照,没有电没有灯,只有头顶的一轮圆月还有星星点点

电影《上帝也疯狂》中布须曼人(Bushman)一家人夜晚吃饭的画面截图,也是我在Gayo家吃饭的真实写照,没有电没有灯,只有头顶的一轮圆月还有星星点点


4.

>后记<

前一段时间乘坐地铁,恰值高峰期。地铁呼啸而过,也许是因为熙熙攘攘中夹杂着的炎热和聒噪,我出了神儿,眼前隐隐的出现了Gayo的身影,她背着小竹篓,身穿羊皮裙,抓着地铁的吊环,随着地铁轻轻的晃动。我不禁在想:这辈子她会坐上地铁吗?会“享受”我们所谓的“现代生活”吗?会习惯吗?会开心吗?还会想要再回到山谷里的生活吗?想着想着,Gayo瘦小的身影在我眼前越来越模糊。

如今的低奥莫河谷早已不是想象中的那个与世隔绝的世界,游客想拍摄部落土著也许需要付钱,有些土著甚至会要求游客拍照,好有些收入。这样的行为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部落的生活意识,“Gayo”们的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产生了变化。而我记录下这个故事,并非猎奇,而是想记录下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低奥莫山谷里的人们仍旧过着自给自足,朴素而原始的日子。

“你还会回到族人的生活吗”,我问Haila。

“看过外面的世界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我很想念你,Gayo

我很想念你,Gayo


欢迎扫码关注“这颗星球上的旅行者们”

欢迎扫码关注“这颗星球上的旅行者们”


#埃塞俄比亚#奥莫山谷#东非#非洲旅行#部落

边是边疆的边

想要回到Mama Africa怀抱的边边

公众号:这颗星球上的旅行者们
微博:边边与阿弗利卡
ins:kerry_in_the_pocket
知乎:边边
关注
取消关注

514赞

发布于2018-12-12

收藏
分享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这颗星球上的旅行者们

在这个美妙的世界上收集了好多个袋子的故事,也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想要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也想把背包走印度和非洲的故事记录下来,放置我的回忆。

订阅
取消订阅

全部评论

有什么想说的嘛?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文章

我最好的非洲朋友

偶然翻到在乌干达时的照片,突然无比想念东非那个凉爽夏天里的一切。

Vol 6. [坦桑尼亚]一个人的桑岛,本着一颗戒备的心,却被一份份真诚感动不已

我们总会对不同的地域或种族,抱有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可当你见识得越多,越会发现,眼见才为实。Story|最质朴的约定,是...

非洲的新加坡 | 卢旺达日记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这颗星球上的旅行者们”) 2017年6月6日 在凌晨抵达 依依惜别了乌干达舒适的生活,前往“千丘之...

一场通向地心的旅行 在世界上最热的地方

2017年1月我决定从埃及开罗出发,一路向南穿过非洲最终抵达南非。 埃塞俄比亚是这条路线中必经的国家,来这里不仅仅因为那...

烙在我心底的非洲 | 从开罗到开普敦

追忆2017年1月1日我落地摩洛哥,随后又飞到埃及,从那里开始了长达七个月的开罗-开普敦从北向南陆路穿过非洲的旅行。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