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封图

听见敦煌(十三)《你肯定没见过1931年的西千佛洞,分享更多你所不知道的它(下)》

跟着声音玩敦煌  ·  2019-03-05

西千佛洞尽管现存洞窟较少,其艺术形式和内容的涵盖也相对比较单一,远不及莫高窟那样的丰富多彩,但走近它,你会发现保存下来的这十来个洞窟,在形制、结构、空间布局、造像题材和内容主题上,都独具风格,表现出很多与莫高窟的差异化。细细品味,有些壁画、塑像从艺术性的视角看来,也许无法与莫高窟媲美,但正是这些“不同”与“不及”,才造就了一个极具特色的西千佛洞;在一个更广阔的时间空间和人文语境下,这些崖壁上的印记也慢慢形成专属于此地的“独一无二”—— 

西千佛洞第4窟壁画局部(1931年)

西千佛洞第4窟壁画局部(1931年)

01

关键词:“鼻祖”

在西千佛洞北周时期的壁画中,有一幅可以称为我国佛教石窟中现存同题材的“鼻祖”——位于第12窟门侧的《劳度叉斗圣变》。它按照佛经故事绘制而成,讲述的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以智慧第一著称的舍利弗与外道(与释迦牟尼不同道的六派)代表劳度叉多次神变斗法的故事。故事的起因,与一次佛教徒的虔心供养有关,印度舍卫国波斯匿王身边有位名叫须达的大臣,他以黄金铺地的代价,买下太子的园林为释迦建造精舍,邀请他来讲法。六师外道得知后异常气愤,打算尽全力阻止,他们向波斯匿王请求派劳度叉为代表与佛教徒斗法,谁胜利了谁就拥有这座园林。国王同意了,这场随之而来变幻莫测的斗法,也就成为佛教能否在舍卫国传播的关键。

结局自然不言而喻,舍利弗大获全胜,这次斗法“擂台赛”的过程如果在今天用3D或全息技术来表现,一定格外生动。作为“反方”代表,劳度叉分别咒作“一树、一山、一龙、一牛、一夜叉”(其中有一组斗法画面模糊不可辩),而“正方”佛弟子舍利弗依次化为旋风、金刚、金翅鸟、狮子、毗沙门天王等将其降伏,六次激烈的PK之后,六师外道败下阵来全都皈依佛门。

西千佛洞第12窟《劳度叉斗圣变》&线描图

西千佛洞第12窟《劳度叉斗圣变》&线描图

参观过莫高窟第196窟的人,可能会对窟内同题材大型壁画中的斗法画面记忆深刻,那些失败、慌乱、笨拙、穿着花裤衩的外道形象充满喜剧性。而西千佛洞这幅学界公认国内最早的《劳度叉斗圣变》,整体画面不大,采用简单的构图,情节分上下两部分绘制,很显然,当时的画工们也在思考,用什么方式能把绵延的情节安排在一张静止的图画里……

这个佛经故事,从公元前2世纪印度巴尔胡特塔走下来,经过几个世纪史诗般的传扬,在敦煌党河边的石窟中,完成了从印度美术题材到中国传统美术表现的过渡与演变;也许,这本身也是一种美与灵感的温柔“斗法”。

莫高窟第25窟(宋)南壁绘制 《劳度叉斗圣变》

莫高窟第25窟(宋)南壁绘制 《劳度叉斗圣变》

02

关键词:“融合”

佛教的传播自西向东,佛教美术题材的流传在敦煌地区形成了某种交流与交融。在西千佛洞的早期洞窟里,我们似乎能窥见犍陀罗和西域的影子,也能看到中原佛教艺术的手法,在这里过渡,并完美结合。这是西千佛洞第8窟的《涅槃图》,佛陀右胁枕手而卧,安详地仿佛如狮子卧式而眠,并不像很多中原式涅槃造像那样半仰僵直;画工深谙“涅槃”的要义,肉身的消亡并不能带走精神的泯灭,涅槃是至真、至善、至美、至爱,生命有意义,涅槃才更有意义。

西千佛洞第8窟《涅槃图》

西千佛洞第8窟《涅槃图》

与此同期的莫高窟第428窟《涅槃图》中,佛横卧于床上,头部枕方枕,双手伸平外露,由中原的仰卧演变成半仰卧式,但并不完全相同于上述西千佛洞第8窟所表现的西域式右胁而卧,这也说明敦煌是汉地与西域两种涅槃图像的相遇地与融合地。 

莫高窟第428窟北周《涅槃图》

莫高窟第428窟北周《涅槃图》

03

关键词:“以图鉴史”

我们常用“沙漠中的美术馆”来评价莫高窟,对西千佛洞,同样如此;虽然洞窟数量不多,但壁画中所展现的很多图像细节,似乎也还原了很多古代人的形象,和中古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那些北朝的女供养人,长裙曳地拈花袅袅而行,还有侍女们为她托起裙摆,虽然不像“都督夫人”那般丰润华丽,却也是一幅生动的贵妇出行图。

敦煌壁画中,最早的牛车图像是乘用的牛车,通常都有顶蓬,又称为“栈车”,那可是皇亲国戚、豪门贵族、达官显贵们华丽丽的标签。为了适应不同等级的乘坐需要,这类栈车的车舆不断增大,内部设施更加舒适,外部装饰也越来越华丽,常常用竹、木、布、绸做的卷棚前后出檐,外加方伞盖形撑架,顶部四周施以帷幔——这种牛车,就是中国历史上颇负盛名的“施幰(古代车上的帷幔)牛车。”

西千佛洞第9窟供养人形象

西千佛洞第9窟供养人形象

都说眼见为实,虽然史料有所记载,但一直没有见到实物或图像。而在西千佛洞第9窟西魏、北周时期的供养人像中,竟“隐藏”着这种“闻其名未见其实”的豪华型牛车——大轮、双辕、正方形车舆及长方圆弓形顶盖,车舆周围全封闭式,与车顶上都设有支架,可能是用以悬挂帷幔。这辆“豪车”明显是跟随其主人一起出现在壁画中,毫无疑问,供养人的身份高贵,出行排场很大,绝不是一般的敦煌平民;那她或他,又会是谁呢? 

西千佛洞第9窟“施幰牛车”线描图

西千佛洞第9窟“施幰牛车”线描图

04

关键词:“回鹘风”

大家肯定要问,什么叫回鹘风,又有哪些特色?查了下资料,加上自己的总结,大致有几方面:在造型上,人物脸型偏长圆,眉眼细长,体型结实敦厚;用笔上,线描自然生动,也多用晕染法;同时,出现一些典型的元素如回鹘髻、回鹘装等。赵声良老师在文章中也提及,回鹘壁画在题材上新出现了《十六罗汉图》、《行脚僧图》、《儒童布发故事》和《回鹘男女供养人画像》等,这些之前多见于吐鲁番地区的回鹘风格洞窟,很显然是随着回鹘势力在敦煌的发展而传入。在装饰纹样中的编织纹、波状云头纹卷草边饰等,也可看出吐鲁番高昌回鹘艺术的影响。当然,任何一种艺术风格都有其演变规律,并同其他风格交织与融合,对于观者来说,感受艺术的全貌而非专业“鉴宝”,所以,enjoy them就好!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对童子(西千佛洞第4窟)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对童子(西千佛洞第4窟)

在西千佛洞,回鹘洞窟重绘壁画的情况比较普遍,有些仅在前代壁画上涂抹粉层后就直接作画。即使都定义为“回鹘风格”,但仔细品鉴,依然存在不小的差异性,无论是在线条色彩,和内容的表现上;所以,究竟是哪些“回鹘人”在这里开凿,留下印记,依然是个有趣的未解之谜。同样,关于回鹘的课题在学术界仍然有不少争议,尤其是从归义军曹氏政权晚期到西夏占领敦煌的初期,它是否曾经作为一个政权在敦煌存在过一段时间,似乎目前还没有取得共识。不过,在敦煌石窟中确实可以看到明显回鹘风格的壁画、回鹘文题记、供养人像,还有出土的回鹘文木活字等,它被称为“文化行囊”。

9 世纪中叶以后,同样善于经商的回鹘人积极发展与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与中原、吐蕃、 西夏及东北的契丹、女真交往频繁,而且也与西方的波斯、印度、大秦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商业交往,逐渐成为西域与河西走廊丝路贸易的主宰,进而取代粟特成为10 世纪至12世纪丝路贸易的霸主。这一点,毫无疑问。

老照片里的西千佛洞第4窟(局部)

老照片里的西千佛洞第4窟(局部)

05

关键词:“真相”

在西北的沙漠地带,能用以作雕刻的石材极为罕见,适于雕刻的木材也很少,西千佛洞以鹅卵石沉积岩为主,质地疏松大小不一,于是以黏土制作就成了营造佛像的主要手段。敦煌彩塑的制作方法是先用木棍作骨架,在木棍上扎上麦草、芦苇草、芨芨草之类的干草束以便泥土能够附着在上面,然后敷上掺有杂草、兽毛、棉花麻等纤维的黏土沙土,当然和泥用的水可不是普通的水,而是用糯米熬的粥、鸡蛋清、面粉、动物血来增加泥巴的强度,塑制出形状,最后在泥塑的表面绘出颜色,彩塑就完成了。

这种彩塑的制作方法在完好的作品中很难展现,而在西千佛洞第7窟,这身塑像残存的躯体,表面的纤维状物质、龙骨以及彩塑敷泥巴的层次清晰可见,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敦煌彩塑工艺及材质极为难得的一个完整案例。这是从河西到中亚一带的佛教石窟及寺院中普遍流行的佛像制作手法,与新疆克孜尔石窟、中亚的塔克西拉、哈达等地的彩塑特征和技法保持一致。

西千佛洞第7窟主尊塑像

西千佛洞第7窟主尊塑像

这应该是现存西千佛洞最早的一尊塑像,从残存袈裟来看,透过质地轻柔的衣褶,能够清楚地看到佛陀健硕的体魄,给人安静、慈祥之感。有时,我们不妨改变一下观看的视角和心态,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06

关键词:一“线”生机

在敦煌壁画中,飞天属于工笔人物画的范畴,以线描为主,數以重彩。敦煌飞天的绘制主要采用三种方法:1、迭染法;2、颜色捕排与线条并重法;3、反描勾色线,施以重彩法。不论采用哪种方法,一般都要在地仗层上进行弹弦布局与起画稿,在莫高窟早期窟室内就可看到土红色或淡赭色的起稿线。有意思的是,西千佛洞竟然出现了未有施色的线描飞天,极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究竟是灵感所至,有意为之,还是画工未完成的作品?跟莫高窟那幅可爱的线描猪群一样,惹人遐想。这幅有趣的画面也“移植”到了西千佛洞的门票上,值得收藏。

西千佛洞第9窟《飞天线描》

西千佛洞第9窟《飞天线描》

同样的起稿线也被运用在千佛的画法上,在西千佛洞第9窟,千佛各排上下均有平行分界线;有起稿线,也有最后的定型线。 

西千佛洞第9窟所现“千佛起稿线”

西千佛洞第9窟所现“千佛起稿线”

回鹘,Uighur的古代译名,是今天维吾尔族与裕固族的共同祖先。回鹘的本意为为“凝固、凝结”,在不同历史时期写法不同,在隋大业年间(605-618年),以韦纥为首的铁勒各部组成联盟,称作“回纥”,这也是回纥/回鹘之名最早在史册上出现。到了唐德宗四年(788年),回纥首领(即回鹘汗国第四代可汗顿莫贺)向唐朝上表,请改“回纥”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获准后,以后的史书上就大都以“回鹘”记载。

关于回鹘的族源,学术界长期存在争议,目前比较统一的意见是回鹘的远祖应为秦汉时代活跃于漠北乃至西域的丁零,后来又演变为铁勒、高车等。回鹘人使用突厥语,回鹘文形成于八世纪中叶,是以粟特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在九世纪中期,漠北回鹘汗国灭亡,大批的回鹘人就迁到河西走廊一带,一批先归入吐蕃,继而又为归义军政权所属。所以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甘州回鹘和沙洲回鹘的独立政权,都与敦煌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回鹘民族信仰佛教,所以在莫高窟、西千佛洞等也从事营建活动。西千佛洞壁画中,回鹘风格较为明显,在第16窟壁画中,还出现了头戴桃形冠,腰佩蹀躞七饰的回鹘王子形象。

07

延展阅读:

走进西千佛洞前先了解一个民族:回鹘

在西千佛洞参观,你会经常听到“回鹘”这个字眼,它频繁出现,大都跟石窟中的艺术风格有关。究竟什么是回鹘?它跟敦煌又有何渊源?先推荐一本书,杨富学老师的《回鹘与敦煌》,一本通论性学术书,可以对这个民族的历史渊源、宗教信仰、经济文化和与敦煌的关系做一些初步认知。

守候党河边的第一轮日出霞光

守候党河边的第一轮日出霞光

感谢您收听我的声音专栏《听见敦煌》,下一期我们再会。也欢迎您在后台或客服微信号(mijingtiankong)留言,让我们一起分享更多不一样的敦煌与丝绸之路。 

佛像代表佛陀的“身”,佛经代表佛陀的“语”,而佛塔代表佛陀的“意”,身语意之中,以意最为重要。想来,站在一个洞窟里,你所能看见的,真的只是你所看见的吗?——这寥寥十多个洞窟,远不是我们执着于肉眼所见,如果你把它想象成一本流动的书,一段能诉说的往事,还有那些古代供养人和工匠所投入的愿力,那些单薄、残破、熏黑,还有被流水的蛮力冲塌的前室和窟顶,你还会认为,它们不值得停留?!

考察结束快离开的那几天,敦煌忽然下了雨,灰扑扑的石窟,一点点变得鲜亮起来。党河的水又涨了,但水里没有金戈铁马。游客并不多,在工作人员的疏导下,静静地等待。

待天晴了,雨后山不空,天花满佛国。

残缺不是完美消失的理由

恰恰是完美展现本真的姿态

边缘不是世界结束的位置

恰恰是世界阐明自身的地方

#历史文化

跟着声音玩敦煌

公众号:秘境天空
微博:杨2婕娜姆
关注
取消关注

225赞

文章更新于2019-04-13发布于2019-03-05

收藏
分享

分享到微博

微信扫一扫

五感敦煌

往返近六十次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不一样的敦煌与丝路

订阅
取消订阅

全部评论(2)

有什么想说的嘛?

noisheu

怎么没找到上啊

2019-05-31 · 回复

cuashdor

真是太美了

2019-05-31 · 回复